[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6489.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崔娜娜;王民波;王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电池,如圆柱电芯进行充放电测试时,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这会导致圆柱电芯的温度快速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电芯的各项电化学性能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克容量、充放电效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安全性能等,从而降低圆柱电芯的质量及测试结果,另一方面,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圆柱电芯表面就可能会出现自燃、爆炸现象,这同样影响圆柱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影响测试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测试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电池测试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包括电池,还包括耐火装置、上顶针、下顶针、感温探头、控制器、惰性气体装置和控制阀;所述耐火装置包括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所述上耐火部分能相对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动且上耐火部分和下耐火部分能配合形成有恒温腔体;所述上顶针装设在上耐火部分内,所述下顶针装设在下耐火部分内,所述电池顶抵在上顶针和下顶针之间,且电池、上顶针和下顶针都位于恒温腔体内;其中,
所述感温探头装接在耐火装置内,所述惰性气体装置通过控制阀与所述恒温腔体接通;所述控制器与感温探头和控制阀信号连接以控制恒温腔体内温度恒定。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装设在上耐火部分外的数据器,所述数据器与感温探头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器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控制器。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感温探头采用红外探测器头。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耐火装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上耐火部分包括顶壁和由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上周壁,所述下耐火部分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下周壁,所述上周壁和下周壁适配套接且能相对上下滑动;所述上顶针固接在顶壁之下,所述下顶针固接在底壁之上。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上耐火部分开设有内外贯穿的进气口,另设管道接通进气口和控制阀。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顶壁底面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贯穿至顶壁顶面的上述的进气口;所述上顶针固接在凹槽的槽底处且朝下布置,所述感温探头固接在凹槽的槽底处且朝下布置,且感温探头和上顶针间隔布置。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上耐火部分能相对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动且上、下耐火部分能配合形成有恒温腔体,上、下顶针分别装设在上、下耐火部分内,电池顶抵在上顶针和下顶针之间,且电池、上、下顶针都位于恒温腔体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感温探头装接在耐火装置以获取恒温腔体的实时温度,控制器依据恒温腔体实时温度控制控制阀,控制惰性气体的流速和流量,在充放电时惰性气体能快速的把电芯内部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换热的方式快速进行消耗,避免太多热量留在电芯中,保证测试过程中电芯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实现电芯表面温度的均衡性,同时增强电芯各项电化学性能。
2、还包括装设在上耐火部分外的数据器,数据器信号连接感温探头,数据器通过数据线信号连接控制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3、耐火装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用户查看惰性气体进入恒温腔的情况。
4、上耐火部分包括顶壁和由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上周壁,下耐火部分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下周壁,上周壁和下周壁适配套接且能相对上下滑动,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电池测试装置,包括电池6、耐火装置5、上顶针4a、下顶针4b、感温探头3、控制器9、惰性气体装置7和控制阀10,该控制器9如计算机。
所述耐火装置5包括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所述上耐火部分能相对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动且上耐火部分51和下耐火部分52能配合形成有恒温腔体53;具体结构中:所述上耐火部分51包括顶壁和由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上周壁,所述下耐火部分52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下周壁,所述上周壁和下周壁适配套接且能相对上下滑动,处于套接状态的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配合形成有上述的恒温腔体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6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吸附孔的传输装置、焊接设备以及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钢管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