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35283.6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垚;王雄伟;计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壳体。
背景技术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目前为防止连接螺丝固定之前由于反力弹簧作用使基座与底座分离情况的发生,采用方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基座与线圈骨架过盈配合。此种方案由于线圈骨架变形量不易控制,导致过盈配合不可靠。另一种方案是卡扣与卡槽配合,一般卡口设置在两侧,此种结构在模具制作上形成倒扣,不易出模,且这种卡扣形式不易拆卸。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壳体,利用过盈配合的夹紧力将基座锁紧。防止了由于反力弹簧作用将基座弹开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接触器壳体,包括基座与底座,所述的基座内设有触头支持件,所述的触头支持件与底座之间设有反力弹簧,所述的底座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基座与底座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的前端与后端之间为侧壁,所述的前端与后端上均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的安装凸台上设有卡槽,所述的基座上设有与第一安装部对应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勾,所述的卡勾与卡槽过盈配合,所述的卡槽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卡槽斜对角设置在前端与后端的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的卡勾对应卡槽的位置设置在基座上。
所述的基座的第二安装部上相外延伸形成有卡勾,所述的卡勾的钩状结构朝向外侧方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安装部上还设有螺丝孔,所述的螺丝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前端与后端的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的前端与后端的第一安装部上螺丝孔和卡槽位置相反设置。
所述的卡勾的钩状结构的表面为弧面,所述的弧面的钩状结构与卡槽的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的卡槽为通槽。
所述的前端与后端上的卡槽与卡槽的连线与螺丝孔和螺丝孔的连线间呈交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壳体,通过在底座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卡槽,在基座前后端相应设有卡钩与卡槽过盈配合,利用过盈配合的夹紧力将基座锁紧。防止了由于反力弹簧作用将基座弹开带来的不便,且不会出现在模具制作上由于形成倒扣,不易出模的缺陷,卡扣结构易于拆卸,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壳体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底座,3-触头支持件,4-反力弹簧,5-第一安装部,6-第二安装部,21-前端,22-后端,23-侧壁,51-安装凸台,52-卡槽,53-螺丝孔,61-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接触器壳体,包括基座1与底座2,所述的基座1内设有触头支持件3,所述的触头支持件3与底座2之间设有反力弹簧4,所述的底座2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基座1与底座2的前端21与后端22,所述的前端21与后端22之间为侧壁23,所述的前端21与后端22上均设有第一安装部5,所述的第一安装部5上设有安装凸台51,所述的安装凸台51上设有卡槽52,所述的卡槽52为通槽。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部5对应的第二安装部6,所述的第二安装部6上设有与卡槽52适配的卡勾61,所述的基座1的第二安装部6上相外延伸形成有卡勾61,所述的卡勾61的钩状结构朝向外侧方向设置。所述的卡勾61与卡槽52过盈配合,所述的卡勾61的钩状结构的表面为弧面,所述的弧面的钩状结构与卡槽52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的卡槽52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卡槽52斜对角设置在前端21与后端22的第一安装部5上,所述的卡勾61对应卡槽52的位置设置在基座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卡槽,在基座前后端相应设有卡钩与卡槽过盈配合,利用过盈配合的夹紧力将基座锁紧。防止了由于反力弹簧作用将基座弹开带来的不便,且不会出现在模具制作上由于形成倒扣,不易出模的缺陷,卡扣结构易于拆卸,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第一安装部5上还设有螺丝孔53,所述的螺丝孔53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前端21与后端22的第一安装部5上,所述的前端21与后端22的第一安装部5上螺丝孔53和卡槽52位置相反设置。所述的前端21与后端22上的卡槽52与卡槽52的连线与螺丝孔53和螺丝孔53的连线间呈交叉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5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