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4403.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胜;何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永科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拆装 真空 摩托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轮辋,具体为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轮辋既需要有高强度的性能及抗拉强度,同时也要具备耐用的要求。现有的摩托车轮辋通常是在固定充气轮胎的前提下设计的。充气轮胎的缺点在于:美观度不佳、平衡性能一般、不耐用且在破损时不容易更换。
因此针对上述充气轮胎设计的轮辋也具有较多的问题。在传统技术中,用于加强轮辋结构强度的钢丝是从轮辋的底端穿出至轴心部固定,当钢丝断裂时,运维人员还需卸下轮胎,导致整个更换过程耗时费力。并且,普通轮辋在承受高重量时,极易发生形变,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因此,快速拆装钢丝及提供一种高强度的轮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运维人员在更换钢丝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该真空摩托车轮辋具有快速拆装更换钢丝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缘均设有用于夹紧固定真空轮胎的限位凸缘,两个限位凸缘之间是容纳真空轮胎的容纳部,真空轮胎的内层与容纳部底部相接触;所述本体还设有方便运维人员拆装钢丝且用于加强轮辋结构强度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背向容纳部一侧。
其中,固定环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运维人员拆装钢丝,使得运维人员在更换钢丝的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轮胎;同时,固定环也可起到增加轮辋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使得轮子在载重行驶过程中,不易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偏离轮辋中心线设置,且位于靠近安装轮辐一侧。固定环偏向设置于靠近轮辐一侧,使得运维人员在拆卸轮辐后即可对钢丝进行更换,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上供钢丝穿过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缘背向容纳部一端设有用于迎合真空轮胎外曲面以防真空轮胎受损的弧形紧贴部。轮胎在承重受力时,容易发生形变,发生形变的轮胎容易与限位凸缘背向容纳部一端发生摩擦,从而使得轮胎表面受损,影响其使用寿命,而弧形紧贴部的设置可迎合轮胎的外表面,从而减少轮胎外表面受损。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部底端设有用于减少真空轮胎内层磨损消耗的凹槽。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热,且真空轮胎内层与容纳部之间也会摩擦而发热,如不及时散热,极易发生爆胎事故,因此,凹槽的设置可促进空气的流通,增加散热效率,从而大大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槽底设有用于散热的通孔。通孔的设置更加便于散热,增加轮辋内外的空气流通。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呈弧形,弧形的凹槽槽缘设有凸部,凸部与限位凸缘之间是用于固定真空轮胎趾口的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运维人员拆装钢丝,使得运维人员在更换钢丝的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轮胎;同时,固定环也可起到增加轮辋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使得轮子在载重行驶过程中,不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1、固定环,22、限位凸缘,23、凸部,24、弧形紧贴部,2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方便拆装的真空摩托车轮辋,包括本体1,本体1两侧缘均设有用于夹紧固定真空轮胎的限位凸缘22,两个限位凸缘22之间是容纳真空轮胎的容纳部,真空轮胎的内层与容纳部底部相接触;本体1还设有方便运维人员拆装且用于固定钢丝的固定环21,固定环21位于背向容纳部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21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运维人员拆装钢丝,使得运维人员在更换钢丝的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轮胎;同时,固定环21也可起到增加轮辋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使得轮子在载重行驶过程中,不易发生形变。
如图2所示,固定环21偏向设置于靠近轮辐一侧,使得运维人员在拆卸轮辐后即可对钢丝进行更换,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21上供钢丝穿过的固定孔。
如图2所示,轮胎在承重受力时,容易发生形变,发生形变的轮胎容易与限位凸缘22背向容纳部一端发生摩擦,从而使得轮胎表面受损,影响其使用寿命,而弧形紧贴部的设置可迎合轮胎的外表面,从而减少轮胎外表面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永科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华永科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4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