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陀螺寻北校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34240.6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魏天虎;李平;王伟志;张喆民;常俏;苑静;谷建纯;钟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S19/43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校准 本实用新型 陀螺 定向功能 校准装置 光电观瞄设备 场地约束 定向技术 实时定位 短基线 分体式 布设 检验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陀螺寻北校准装置,它采用一个观瞄设备和至少一个被瞄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GNSS全天候实时定位定向功能,利用RTK技术与分体式定向技术,可在较短基线内实现高精度定向功能,结合高精度光电观瞄设备实现高精度真北定向,在开阔场地随便布设进行校准,不受场地约束,设备长时间工作不需要进行校准,维护成本低、在短距离内即可实现高精度寻北定向。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不同精度的陀螺设备进行校准,且校准快速。鉴于以上理由,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陀螺检验校准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陀螺检验校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动态陀螺寻北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陀螺寻北主要是利用陀螺具有定向性和进动性,在地球自转过程中,陀螺仪低转有效分量的影响下,其主轴总是向子午面方向进动,并可保持在子午面附近做连续不断的、不衰减的椭圆简谐摆动,利用此特性经过粗略定向、精密定向、最终得到与真北的夹角,该夹角就是陀螺输出的寻北方位角。由于陀螺仪受到工艺制造技术限制,其输出的方位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示值偏差,需要定期进行检验校准,在设备出厂和与设备入场,安装前都需要进行检验和校准。
随着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北斗\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厘米级的定位。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利用RTK这种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实现两点(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高精度相对定位,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两点连线与真北的夹角,通过调整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不同精度的陀螺进行检验校准。
目前陀螺仪寻北校准采用天文方向角校准和静态校准。
目前的陀螺寻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天文校准机构笨重,操作相对复杂;不能实时动态寻北校准;
(2)静态校准只能放在固定点,不能随意挪动;
出现以上结果,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由于需要天文观测寻北,因此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2)预先标定校准的方向,不能随便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陀螺设备寻北受天气影响和位置设定后不能随便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陀螺寻北校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4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