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式双油路进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3501.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智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B23Q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油路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油机构,尤其是一种回转式双油路进油机构。
背景技术
NC加工中心的单油路回转夹具所用油缸为单动油缸,由于单动油缸作用时需要克服回程弹簧的作用力,使得单动油缸的夹持力受回程弹簧的影响而减小,并可能由于回程时有背向残余压力的存在,造成单动油缸回程慢,回程不到位等缺点,影响产品的加工定位精度。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供一种回转式双油路进油机构,该进油机构使用双动油缸,把回转夹具的单向进出油改为双向进出油,可以很好的解决单动油缸夹持力不够,回程慢及回程不到位的缺点,进而改善夹具的加工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回转式双油路进油机构,包括旋转尾轴、油路块、轴承座、尾座连接板和夹具体,所述旋转尾轴的前部活动穿置于油路块的通孔内,后部通过两个后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其穿出轴承座的后端与尾座连接板固接,尾座连接板外圆周面上固设有夹具体;所述旋转尾轴、尾座连接板和夹具体内形成有一相通的进油油路通道和一相通的出油油路通道;所述油路块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油路块通孔内壁上设置的环形进油沟槽和环形出油沟槽相通,环形进油沟槽与进油油路通道配合,环形出油沟槽与出油油路通道配合。
优选的,旋转尾轴穿出油路块的前端通过前轴承安装于油路块的轴承槽内。
优选的,旋转尾轴的中部通过中轴承安装于油路块的轴承槽内。
优选的,旋转尾轴与油路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和至少一个U形密封圈。
优选的,旋转尾轴的前端套设有一卡簧。
优选的,油路块的前端设置有一外端盖。
优选的,油路块通过油路块固定座安装于夹具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穿置于夹具底座中,夹具底座固设于夹具安装座上。
优选的,后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端盖。
优选的,两个后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隔离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与单动油缸在同等油压下,可以增加夹持力;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完全排除回程慢、回程不到位的现象;
3、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以应用于大部分NC加工中心的液压回转夹具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旋转尾轴,(2)油路块,(3)轴承座,(4)尾座连接板,(5)夹具体,(6)(7)后轴承,(8)进油油路通道,(9)出油油路通道,(10)进油口,(11)出油口,(12)环形进油沟槽,(13)环形出油沟槽,(14)前轴承,(15)中轴承,(16)(17)O形密封圈,(18)(19)U形密封圈,(20)卡簧,(21)外端盖,(22)油路块固定座,(23)夹具安装座,(24)夹具底座,(25)(26)轴承端盖,(27)轴承隔离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式双油路进油机构,包括旋转尾轴1、油路块2、轴承座3、尾座连接板4和夹具体5,所述旋转尾轴1的前部活动穿置于油路块2的通孔内,后部通过两个后轴承6和7安装于轴承座3内,其穿出轴承座的后端与尾座连接板4固接,尾座连接板4外圆周面上固设有夹具体5;所述旋转尾轴1、尾座连接板4和夹具体5内形成有一相通的进油油路通道8和一相通的出油油路通道9;所述油路块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进油口10和出油口11,该进油口10、出油口11分别与油路块通孔内壁上设置的环形进油沟槽12和环形出油沟槽13相通,环形进油沟槽12与进油油路通道8配合,环形出油沟槽13与出油油路通道9配合。
旋转尾轴1穿出油路块的前端通过前轴承14安装于油路块2的轴承槽内。
旋转尾轴1的中部通过中轴承15安装于油路块的轴承槽内。
旋转尾轴与油路块之间设置有两个O形密封圈16、17和两个U形密封圈18、19。
旋转尾轴的前端套设有一卡簧20。
油路块的前端设置有一外端盖21。
油路块通过油路块固定座22安装于夹具安装座23上。
所述轴承座3穿置于夹具底座24中,夹具底座24固设于夹具安装座23上。
后轴承6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端盖25,后轴承7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端盖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3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先型手动负载敏感多路阀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物小型立式炉焚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