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花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3093.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方;张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纺布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B32B7/12;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花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花面料,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上下沉浮交织形成不同的图案,且经纱与纬纱之间至少隔三根纱交织一次;每九根所述经纱形成一组经面组织,每六根所述纬纱形成一组纬面组织,其中,每组经面组织由下至上第一根经纱、第四根经纱和第八根经纱均为8.5N竹节花式线,每组经面组织其余经纱均为150D网络丝;每组纬面组织从左至右前三根纬纱均为雪尼尔,后三根纬纱均为空变纱。本实用新型编织结构紧实,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布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提花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居装饰类、家纺类、服装类等领域的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布料的种类较多,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向多花色的布料发展。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2088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易褪色且柔软舒适的面料,该面料的花型组织由六条经纱、六条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第一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三上一下,第二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四上二下,第三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二上四下,第四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二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五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一上二下三上,第六条经纱组织点依次为经纱三下二上一下。
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六条经纱和六条纬纱交织,结构较为简单,形成的面料经长期使用或多次洗涤后,易出现松散的现象,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花面料,编织结构紧实,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花面料,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上、下沉浮交织形成不同的图案,且经纱与纬纱之间至少隔三根纱交织一次;每九根所述经纱形成一组经面组织,每六根所述纬纱形成一组纬面组织,其中,每组经面组织由下至上第一根经纱、第四根经纱和第八根经纱均为8.5N竹节花式线,每组经面组织其余经纱均为150D网络丝;每组纬面组织从左至右前三根纬纱均为雪尼尔,后三根纬纱均为空变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种组织块面的结合,通过经纬编织形成不同的图案,层次丰富,变化多样,凹凸感明显,光泽灵动,时尚又精致;经纱和纬纱上、下沉浮交织,减少褶皱的出现,编织结构紧实,使用和洗涤后,不易产生松散现象,长期保持紧实效果,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基层经纬密度为33*9.5根/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紧实,密度高,抗折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外设有复合纱,复合纱沿经纱长度方向螺旋缠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纱沿经纱长度方向螺旋缠绕,使经纱的韧性和强度更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的包覆率为75-8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纱紧密包覆,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好看,编织的织物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外设有包缠纱,所述包缠纱与纬纱相互缠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易出现变形,提高编制物整体的韧性,耐磨性好,不易松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缠纱包括MS舒弹纤维和胶原纤维,所述MS舒弹纤维和胶原纤维沿同方向缠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同一方向缠绕,使包缠纱具有更好的定型效果以及更好的整体性,从而增强了纬纱的整体牢固性,使其不易松散,抗褶皱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纺布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纺布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3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化工原料搅拌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弯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