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扣合结构的空气混合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33007.6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树立 |
| 主分类号: | F23Q2/34 | 分类号: | F23Q2/3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空气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风打火机气化炉的适于扣合相连气化炉零件的空气混合管。
背景技术
防风打火机中必须设置由隔热杯、喷射头、空气混合管等装配而成的气化炉,隔热杯由陶瓷烧制,喷射头和空气混合管则由金属制成,其中的空气混合管为通过分隔壁区分为上段和下段的一体结构的中空管,上下段通过一小孔贯通,孔壁构成分隔壁。现有的气化炉中的喷射头多采用紧配合地插接在空气混合管中,或者喷射头通过连接座插接在空气混合管上,即喷射头紧配合地插接在连接座的上端部,连接座的下端部紧配合地插接在空气混合管上。
无论上述零件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插接方式的连接的可靠性较低。当上述零件采用锌合金铸造时,彼此紧配合的插接关系更易失效,因为受到火焰高温灼烤,锌合金喷射头或连接座会与空气混合管松动分离,冷却后也不再恢复彼此的紧配合。即使采取增加壁厚、增加过盈量、增加接触长度(接触面)、增加表面粗糙度等方法,仍无法改变受热后松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扣合结构的空气混合管,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空气混合管和喷射头或连接座插接容易因高温灼热松动分离的缺陷,保证空气混合管能够与喷射头或连接座在高温时仍旧可靠连接以便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具有扣合结构的空气混合管,包括区分为上段和下段的中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混合管上段的上端部具有内折缘,其下段具有形成上通孔的内凸部,所述内凸部的下方设置一与其抵靠定位的具有中孔的分隔片,所述中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混合管设置的内折缘,通过与喷射头或连接座由端部扣合连接的结构取代原来的紧配合插接,以克服因高温引起的松动分离现象;为实现扣合连接,将分隔壁改为与空气混合管分体的分隔片,空气混合管成为“直通管”,便于扩口工件从空气混合管底部置入将喷射头或连接座下端扩张为喇叭口状的扩口缘并使之与空气混合管以类似铆接的方式紧紧扣合。扩口工件从空气混合管底部取出后再将分体的分隔片抵靠定位在空气混合管的内凸部底面。改变现有产品与管体一体成形的分隔壁将空气混合管一分为二的结构,从管腔下方置入扣合压接工件以扩口铆接,喷射头、连接座或其它零件与空气混合管的扣合方式克服了插接存在的问题,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空气混合管上段的内径小于其下段的内径,所述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变径界面形成所述内凸部。变径管既可通过变径界面形成内凸部,又可以兼顾上段可燃气通道和下段装配零件空间的不同需求。
优选的,所述中孔直径为上通孔直径的1/4-3/4。这样可以兼顾分隔片的强度和足够的可燃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上通孔的直径和所述上段的内径相同。这样上通孔能够做到最大,便于扩口工件置入实施铆接扣合。
优选的,所述下段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分隔片、微孔增压片、密封圈、网片和尾帽。空气混合管下段依次装配的零件便于传输出气组件送出的液化气,其中微孔增压片的作用是使液化气增压喷出、密封圈是防止气体从其他地方泄露并避免网片直接接触增压片堵塞微孔、网片是过滤杂质防止堵塞增压微孔,尾帽是为了使上述零件紧密贴合并用于容纳出气针。
优选的,所述下段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分隔片、微孔增压片和尾帽,所述的尾帽内腔安装一网片。该方案可以省略密封圈,尾帽由导电橡胶制作,起着导电和密封作用。
优选的,所述空气混合管底端延伸形成的内折凸边抵紧所述尾帽。直接由空气混合管延伸形成内折凸边,无需额外的配件来固定尾帽,无需额外加工配件。
优选的,所述下段紧配合地套设一底杯,所述底杯的底端延伸形成的内折凸边抵紧所述尾帽。底杯能够可靠定位尾帽,可在铸造时直接形成内折凸边,装配空气混合管时只需将底杯套入空气混合管,无需再进行弯折操作,装配方便。
优选的,所述空气混合管采用锌合金铸造形成。锌合金的空气混合管可与锌合金的喷射头或连接座扣合连接,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两者在高温时仍旧可靠连接,满足反复使用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上段邻近下段处设有对称的径向孔。径向孔能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空气混合管,氧气和从微孔增压片喷出的液化气在混合管中混合形成可燃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树立,未经叶树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3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学生创业教育宣传机
- 下一篇:一种通过旋转全彩显示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