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母线取电机构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1431.7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青;蔡少杰;余强;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25/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机构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线取电机构,包括取电铜排、与取电铜排固定连接且电导通的弹性蓄力部,以及对应固定设置或者一体形成在所述的弹性蓄力部上的接触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蓄力部并对应设置多个接触部,多个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能实现多点同时接触,每个接触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实现了柔性接触避免接触面不平整带来的接触不良,而且,利用弹性蓄力部的形变保证接触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大面积接触,减小阻抗,有效控制接触点温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母线取电机构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数据中心重要负载(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储存设备等)分散在数量众多的机柜中,为了避免故障蔓延,每个机柜都要求具有单独的供电回路,由于数据中心的机柜数量一般较多,因此总的供电回路数量较多,同时每个供电回路需要的功率电能较小;而母线槽一般适用于作为主干道进行较大功率传输、现场回路数少的场所。
中国专利106972437A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旋式母线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连接器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的箱体上部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下端可旋转地与所述的箱体固定连接且上端深入所述的壳体的转轴,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触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悬挂板以及可将所述的触头顶出的凸块。
上述专利中通过对触头的顶出及回位实现与母线的导通或断开,但是,现在的取电铜排上设置的弹片触头接触点集中,可能会接触不良,甚至导致接触点散热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接触性好且取电稳定的母线取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稳定取电的连接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母线取电机构,包括取电铜排、与取电铜排固定连接且电导通的弹性蓄力部,以及对应固定设置或者一体形成在所述的弹性蓄力部上的接触部。
所述的弹性蓄力部为多个均布在所述的取电铜排上的弹性元件,所述的接触部为对应设置在弹性元件顶部的触点。
所述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或具有折弯段的弹性件,所述的折弯段为折角式或者弧形折弯式。
所述的触点为焊接在所述的弹性元件顶部的银触点。
所述的弹性蓄力部包括与所述的取电铜排固定连接且电导通的底部,以及多个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底部上的折弯部,所述的接触部对应形成在所述的折弯部的最高点。
所述的底部为长度方向沿取电铜排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底部,所述的折弯部形成在所述的底部的周侧部或中部。
所述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的折弯部形成在所述的底部的外环周或者中心处。
所述的最高点的上表面设置有接触银点。
所述的折弯部为朝内或朝外开口的U型或V型,或折弯部的中部形成有朝内或朝外的折弯角以借助形变实现蓄力。
所述的底部与所述的取电铜排铆接,所述的底部和所述的折弯部一体形成。
还包括对应设置在取电铜排背部并受驱动可带动其靠近或远离供电铜排的托架,所述的取电铜排底部与所述的托架间设置有浮动弹簧。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转轴,所述的母线取电机构,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转轴上的悬挂板和凸块,所述的托架被所述的壳体定位导向并被向内挤压,所述的凸块与所述的托架底部相抵触。
所述的壳体内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转轴,所述的取电铜排在壳体长度方向上延伸且所述的弹性蓄力部分为两组分别对应设置在取电铜排两端,所述的连接器匹配地插入需要对接的两段母线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1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