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9366.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哲雄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 栽培架 牵引绳 输水管 支撑网 卷杆 钢管 上下移动式 悬挂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 专用连接件 营养液 光照均匀 劳动效率 牵引电机 上下移动 植物根部 防水布 牵引钩 微环境 轴承座 横梁 端头 缠绕 平行 电机 流出 温室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植物根部的微环境良好,光照均匀、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高,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强度低;其组成是:骨架由两根平行的钢管及专用连接件组成。两根钢管中间上部安装基质支撑网、下部安装防水布或板。从基质支撑网溢流出的营养液流向栽培架的一端。钢管上安装牵引钩及牵引绳,牵引绳缠绕在卷杆上,且端头固定在卷杆上。温室的横梁上安装轴承座及牵引电机。当电机工作时,卷杆旋转,通过牵引绳带动栽培架上下移动。在基质支撑网及基质的上部都安装有输水管;当输水管中通入冷水或热水时,可降控制输水管周围基质的温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栽培架大体分为地面固定方式或悬挂在温室顶部钢骨架上的固定方式,且栽培架采用镀锌钢板成型或玻璃钢做的槽型方式。为了方便生产,栽培架的两侧均留有作业通道。本栽培架的弊病为,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低、受光照不均匀、病菌容易传播,施工繁琐、成本高,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能够给植物根部提供适合生长的微环境,受光照均匀、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栽培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骨架由两根平行的圆管及其专用连接件组成。两根钢管中间上部设有基质支撑网、下部设有防水布或板,并通过夹紧卡固定在圆管上。从基质支撑网溢流的营养液是从底部防水布或板的一端流出。钢管的两侧设有牵引钩及牵引绳,牵引绳缠绕在卷杆并把绳的端头固定在卷杆上。温室的横梁上安装有卷杆用轴承座及牵引电机。当牵引电机正、反转时,带动卷杆旋转,再通过缠绕在卷杆上的牵引绳带动栽培架上下移动。在基质支撑网的两侧及基质上部安装有输水管。当输水管中的冷水或热水流动时,可降低或提高输水管周围基质的温度。本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具有如下特点:
1、栽培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能够给植物根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根据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可随时通过调整栽培架安装高度的方法来实现植物的受光照均匀、因不需要留栽培架两侧的作业通道,故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根据采摘者的身高任意调整栽培架的高度,因此降低劳动强度。
2、工程周期短。在工厂加工零部件后现场组装即可。
3、节能。因实现了根部的微环境控制,故而节约了控制温室大环境温、湿度所需的能源。
4、低价。通过简约设计、现代材料应用、工业化生产、部件组装等方式降低了栽培架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根据太阳光的入射角摆放的栽培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架,骨架由两根平行的圆管(2)及其专用连接件(3)组成;两根圆管(2)中间上部设有基质支撑网(13)、下部设有防水布或板(1),并通过夹紧卡(11)固定在圆管(2)上;从基质支撑网(13)溢流的营养液是从底部弧形防水布或板(1)的一端流出。钢管的两侧设有牵引钩及牵引绳(7),牵引绳(7)缠绕在卷杆(6)上,绳的端头通过压板(9)固定在卷杆(6) 上;在温室的横梁(5)上安装有卷杆用轴承座(4)及牵引电机(8);当牵引电机(8)正、反方向旋转时,可带动卷杆(6)旋转,再通过缠绕在卷杆(6)上的牵引钩及牵引绳(7)带动栽培架上下移动;基质支撑网(13)的两侧及基质(12)上部安装有输水管(10);当输水管(10)中的冷、热水流动时,可降低或提高基质(12)内的温度及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哲雄,未经吴哲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9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