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作用往复液压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8967.3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一;蔡伟;朱明;雷政;张瑞鑫;茹强;司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F15B15/18 | 分类号: | F15B15/18;F15B13/04;F15B1/0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往复 液压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方向输出、往复动作的液压作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液压作动器在液压缸回程时需要提供压力,液压缸伸出靠机械外力,一般通过复杂作动器液压回路实现。如公开号为10330705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液压促动器,包括液压缸和促动器液压站,促动器液压站内设置有电气控制部分和手动控制部分。该促动器共设有8个控制液压阀,液压缸两侧与油箱都有油液流动,液压系统结构复杂,管路布置复杂,并且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较多气泡产生,而且气泡溶解在液压油后,造成运行一定时间产生噪声、爬行和系统温升高等故障,并且造成系统油液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采用“无阀”概念设计,具有简化液压系统结构和简化管路布置特点的液压作动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作用往复液压作动器,包括液压泵站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部套装有与液压缸无杆腔连通的蓄能器,所述液压泵站包括安装在集成阀块上的油箱、电机、齿轮泵、比例溢流阀、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所述集成阀块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部,集成阀块油路出口与有杆腔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齿轮泵从油箱吸油并输出高压油,输出的高压油通过单向阀一通往液压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拉回,液压缸无杆腔的油液被压回蓄能器;活塞杆伸出时,蓄能器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液压缸有杆腔油液通过比例溢流阀和单向阀二进入油箱,液压缸上、下部分别安装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排气阀一和排气阀二,用于系统含气量大时,排出系统气泡。
一种单作用往复液压作动器,用于齿轮泵无法正常工作时,包括液压泵站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部套装有与液压缸无杆腔连通的蓄能器,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手动泵和安装在集成阀块上的油箱、比例溢流阀、单向阀二、快换接头一和快换接头二,所述集成阀块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部,集成阀块油路出口与有杆腔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手动泵通过快换接头一和和快换接头二接入集成阀块油路,所述手动泵吸油口由快接接头一从油箱吸油并打出高压油,打出的高压油通过快换接头二进入液压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拉回,液压缸无杆腔的油液被压回蓄能器;活塞杆伸出时,蓄能器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液压缸有杆腔油液通过比例溢流阀和单向阀二进入油箱,液压缸上、下部分别安装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排气阀一和排气阀二,用于系统含气量大时,排出系统气泡。
与现有液压作动器作用在液压缸伸出是由机械结构通过拉索供拉力,缩回是由齿轮泵向有杆腔供油的工况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集成度高。采用“无阀”概念,即尽可能的减少液压阀的使用。简化了液压系统结构,管路和液压通道长度是其他作动器的一半以下。能方便安装与维护,减少系统产生的热量,减小管道冲击,减小噪声,减小系统中液压油的泄露。
(2)液压阀块结构简单,阀块体积小,阀块的生产成本降低,并且阀块装配体体积是其他作动器的阀块装配体体积的一半左右。
(3)液压缸无杆腔与蓄能器的集成,以及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排气阀的安装会使系统和油箱产生气体的现象减轻。
(4)系统阀少,经过变化的孔道次数少。能减少液压冲击,使振动减小,气体产生的现象减轻,可以减轻气蚀等现象,减小爬行现象的产生,减轻油液受污染的可能。
(5)液压缸与蓄能器集成,在活塞杆伸出时蓄能器储有一定压力,使得系统反应更灵敏。
(6)元件的减少,使电气布置更加方便,更便于控制,提高了电气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作用往复作动器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单作用往复作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作动器的集成阀块中心截面图。
图4为图2所示作动器的油箱斜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燕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8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便型壁板开孔装置及开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工位钻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