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927.7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庄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满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311 | 代理人: | 张文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针板培林 套筒 辅助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PCB板在测试时,上、下针板需要对位结合。现有的对位结构为在上针板上设置培林套筒,而在下针板上设置导柱,通过导柱和培林套筒进行倒正对位。但在该结构中,由于培林套筒直接固定在上针板的定位孔中,由于定位孔具有一定的公差,并且培林套筒和定位孔之间无法封胶,造成培林套筒的定位稳定性差,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培林套筒极易掉落,从而影响使用。另外,现有的结构中,为了增加培林套筒与上针板定位孔之间的稳定性,一般将定位孔的半径设置为略小于培林套筒外径,以实现过盈配合,但在安装时则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培林套筒需要用榔头敲入定位孔,造成安装困难,并且安装后使用一段时间后,培林套筒和定位孔之间由于下针板导柱的撞击,也会逐渐破坏培林套筒和上针板之间的过盈配合,从而造成培林套筒松动或脱落,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不仅安装简单,而且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上针板和下针板,所述下针板上设有导柱,所述上针板对应所述导柱位置设有培林安装孔,所述培林安装孔内设有培林套筒,所述培林套筒的开口朝向所述下针板上的导柱,所述上针板的上侧面位于所述安装孔外周设有培林固定座,所述培林固定座具有上底面和至少两个外侧支撑面,所述培林固定座的上底面上设有第一螺丝安装孔,所述培林套筒的上底面上设有第二螺丝安装孔;另设有培林固定螺丝和培林定位螺母,所述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一端从所述培林套筒内依次穿过第二螺丝安装孔、第一螺丝安装孔后由所述培林定位螺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外端面上设有螺丝刀旋进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的内端面上设有退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林固定座为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通过在上针板上设置培林固定座,将培林套筒通过培林固定螺丝和培林定位螺母拉入上针板的培林安装孔内和培林固定座固定,不仅安装方便,无需使用榔头过盈配合,而且培林套筒通过培林固定螺丝和培林定位螺母固定在培林固定座上,而培林固定座的外侧支撑面支撑于上针板的上侧面上,使得培林套筒始终被培林固定座向上拉紧,不会脱落,大大提高了培林套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上针板;2——下针板;
3——导柱;4——培林安装孔;
5——培林套筒;6——培林固定座;
7——培林固定螺丝;8——培林定位螺母;
51——培林套筒的上底面; 52——第二螺丝安装孔;
71——螺丝刀旋进槽; 72——退刀槽;
61——培林固定座的上底面;
62——培林固定座的外侧支撑面;
63——第一螺丝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针板培林套筒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上针板1和下针板2,下针板上设有导柱3,上针板对应导柱位置设有培林安装孔4,培林安装孔内设有培林套筒5,培林套筒的开口朝向下针板上的导柱。上针板的上侧面位于安装孔外周设有培林固定座6,培林固定座具有上底面61和至少两个外侧支撑面62,培林固定座的上底面上设有第一螺丝安装孔63,培林套筒的上底面51上设有第二螺丝安装孔52;另设有培林固定螺丝7和培林定位螺母8,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一端从培林套筒内依次穿过第二螺丝安装孔、第一螺丝安装孔后由培林定位螺母固定。
其中,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外端面上设有螺丝刀旋进槽71,培林固定螺丝的螺杆的内端面上设有退刀槽72。培林固定座优选为圆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满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满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