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温控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441.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喜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喜勋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天星;彭成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控湿系统,包括控温控湿设备腔体、用于与控温控湿设备外部环境连接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工质泵和工质池,第一换热器安装于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工质池依次连接,工质泵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工质池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耗费大量的能源,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湿度调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控温控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试验设备是通过控温控湿系统的调控以模拟自然气候环境的设备,温度范围比较广,对温度和湿度的精度要求较高。
但是,现有的控温控湿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降温主要是由压缩机系统来实现;加热由电阻丝通电加热。即使在远离环境温度条件的高温段和低温段,加热或者制冷都是如此。这样的方法耗费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制冷时更是如此。而且需要传递到环境的热量包括两部分,不仅有控温控湿设备本身需要排出的热量,还有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在做湿度条件时,为了满足并稳定湿度,需要一定的制冷量来维持湿度。传统的方法是由制冷系统来提供这个冷量,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温度都有些偏低,容易使湿度产生较大波动,不仅增加了控制的难度,而且也不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控湿系统,能够避免耗费大量的能源,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控温控湿系统,包括控温控湿设备腔体、用于与控温控湿设备外部环境连接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工质泵和工质池,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于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工质池依次连接,所述工质泵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工质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设有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风道内设有加热器和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顶部安装有工质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底部安装有工质排放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工质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冷却塔,所述第二换热器安装有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还连接有制冷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工质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的最高温度为150度~250度,最低温度为-40度~-85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控温控湿设备腔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将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部,使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连接,在远高于环境温度的高温段,当需要降温降湿时,使工质泵工作,工质泵将工质池中的工质输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将控温控湿设备内部环境的热量通过工质带到第二换热器,并通过第二换热器传递到控温控湿设备外部环境中,进而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的温度下降至接近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降温的同时有助于使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的水蒸气冷凝,进而使湿度下降,此时可根据需要启动压缩机系统进行机械降温直到设定值,有助于降低能源的耗费,节能环保;在远离环境温度的低温段,当需要从低温开始升温时,使工质泵工作,工质泵将工质池中的工质输送至第一换热器,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的温度升高,使第一换热器中流出的工质输送至第二换热器中,第二换热器将工质升温后输送到工质池备用,工质泵将工质池中的工质输送使其回流至第一换热器中,使第一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升高,待控温控湿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接近外部环境温度后,再给加热丝通电加热至设定值,由于缩短了需要通电加热的温度段,可达到节能的效果,升温的同时也使控温控湿设备腔体内的水蒸气增加,进而使湿度增大,从而能够达到控温控湿的目的,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喜勋,未经郑喜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R棒电极工装夹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幻彩反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