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4193.7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权峰;何平;彭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1 | 分类号: | B21D26/021;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以及预成型模具,预成型模具包括与第一推进装置连接以由第一推进装置推动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预成型模具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并且流体通道包括形成在第二端上的第一流体出口。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冲压冲与机械冲压结合从而避免被成型材料角位厚度过度拉伸的预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成型装置,特别是用于冲压铝塑膜成型的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锂电池使用凹凸模深拉的方式将铝塑膜拉伸成型。为了保证厚度的均匀分布,通常将棱角圆角处理以及凹凸模之间留有间隙加以提高其流动性.虽然间隙加大以后材料的流动性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间距导致了几何结构上的空间损失,即电池的空间能量密度的降低,尤其是对于大周长的电芯时更为明显.出于对空间优化等目的,在保证其最薄处的厚度为前提降低凹凸模间间隙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冲压与机械冲压结合从而避免被成型材料角位厚度过度拉伸的预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以及预成型模具,预成型模具包括与第一推进装置连接以由第一推进装置推动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预成型模具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并且流体通道包括形成在第二端上的第一流体出口。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预成型模具的第二端的顶面形成有由顶面凸出的预成型纹,其中,预成型纹至少形成在顶面的边角区域中。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预成型纹形成十字交叉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流体出口形成在十字交叉形状的预成型纹的中心交叉点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流体通道还包括形成在预成型模具的侧壁上的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口。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卸料板,卸料板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且卸料板具有容纳腔,其中,预成型模具部分地容纳在容纳腔中并可相对于卸料板升降,预成型模具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密封圈环绕预成型模具的外周设置,并且位于预成型模具的外表面和容纳腔的内表面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二推进装置,第一推进装置和第二推进装置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压料板拉板,压料板拉板与第二推进装置连接;以及压料板,压料板通过拉杆与压料板拉板连接,其中,拉杆延伸穿过支撑板,并且压料板具有与第二端的顶面对齐的凹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固定板,其中,支撑板通过固定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推进装置推动预成型模具,对被成型材料进行预压变形,以达到局部变形;然后在流体通道中通入流体,流体从第一流体出口流出使被成型材料进一步成形,采用流体冲压与机械冲压结合从而避免被成型材料角位厚度过度拉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预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预成型模具的轴测图。
图3是图2中预成型模具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4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 下一篇:粉筒底座扣入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