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2188.2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3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青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板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在混凝土楼板下面交叉布置的加固混凝土小梁,加固混凝土小梁伸入边梁80~120mm;斜向小梁设置在离交叉点0.1~0.11原有混凝土楼板跨度位置;混凝土楼板下面布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14mm,相邻预应力钢筋间距为250~300mm,预应力钢筋表面设置喷射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适用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楼板是房屋结构的主要构件,出现承载力不够的情况下要进行加固,同时由于混凝土楼板厚度相对较薄,结构刚度低,加固层很难与原有混凝土楼板形成整体,所以如何提升混凝土楼板的整体承载能力是工程人员面对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解决传统加固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楼板下面交叉布置的加固混凝土小梁,加固混凝土小梁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楼板的跨度,同时在加固混凝土小梁的交叉部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布置斜向小梁分散应力集中,减少加固混凝土小梁的最大弯矩。斜向小梁也会明显增强加固结构的整体刚度,提升整体承载能力。在混凝土楼板下面布置预应力钢筋和喷射混凝土,预应力钢筋由于预应力的缘故先承受原有混凝土楼板传递过来的应力,与原有混凝土楼板形成整体承载。
加固混凝土小梁高度为200~250mm,宽度为150~200mm,加固混凝土小梁伸入边梁80~120mm。斜向小梁高度为200~250mm,宽度为150~200mm。斜向小梁设置位置对加固混凝土小梁的弯矩包络图影响较大,对斜向小梁的不同位置设置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表1为斜向小梁设置位置对加固混凝土小梁的弯矩影响,根据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斜向小梁设置在离交叉点0.1~0.11原有混凝土楼板跨度位置。
表1斜向小梁设置位置对加固混凝土小梁的弯矩影响
混凝土楼板下面布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14mm,相邻预应力钢筋间距为250~300mm,预应力钢筋表面设置喷射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力学性能好,操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预应力张拉前示意图,图2为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预应力张拉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固混凝土小梁,2、斜向小梁,3、预应力筋,4、承压钢板,5、锚板,6、边梁,7、混凝土楼板,8、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在混凝土楼板7下面交叉布置的加固混凝土小梁1,加固混凝土小梁1高度为250mm,宽度为200mm,加固混凝土小梁1伸入边梁120mm。斜向小梁2高度为250mm,宽度为200mm。斜向小梁2设置在离交叉点0.11原有混凝土楼板7跨度位置。
混凝土楼板7下面布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4mm,相邻预应力钢筋间距为300mm,预应力钢筋表面设置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厚度为30mm,喷射混凝土掺入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掺入量为1.4%。
施工步骤包括:
(1)剥离原有混凝土楼板7的粉刷,并将原有混凝土楼板7底面凿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青,未经叶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2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羊室的羊车
- 下一篇: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