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0023.1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刚;徐力;黄春辉;隆敏;李文军;唐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筑 墙体 放线 墨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商业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都是存在二次砌筑结构,且具有楼层多、面积广、轴线复杂的特点。二次砌筑结构放线需要放墙轴线及两条墙边线,当工期紧、人员不足时,会产生测量放线工作繁重,放线偏差大、工期延置的后果。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放线效率高、放线位置精确的墨斗装置,从而在相同时间内增加工作效率,减轻工作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放线效率高、放线位置精确的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包括端部平衡板、墨斗拉盒以及墨斗主盒,在端部平衡板上连接有三根墨线,在墨斗拉盒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在中间的放置槽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其余四个放置槽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在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内均开设有过线孔,端部平衡板中间的一根墨线从固定式拉盒柜上的过线孔穿出,端部平衡板另外两根墨线分别从位于固定式拉盒柜两侧的可移动式拉盒柜上的过线孔穿出;在墨斗主盒内分别设置有有收线装置和涂墨装置,所述的涂墨装置包括镶嵌在墨斗主盒内的墨仓以及封盖在墨仓口部的挤墨盖,在墨仓内填充浸有墨水的海绵,在墨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线孔;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穿入墨斗主盒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固定有三个墨线盘,从过线孔穿出的墨线经过出线孔后缠绕在墨线盘上,在传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盘,在轮盘上固定安装有手柄。
所述最外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的间距为240mm,内侧对称的两个放置槽的间距为120mm。
所述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的顶部转角处均开设有弧形压线槽,在可移动式拉盒柜的顶部设置有拉环。
所述挤墨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手柄。
所述墨斗拉盒、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上均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有L型圆柱栓。
所述墨斗主盒上还设置有L型定位板,在L型定位板上对称设置有耳板,销钉穿过耳板后与墨斗主盒活动连接,在L型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放置槽对应的线槽。
所述墨线盘的正下方固定有垫块,在垫块上通过螺钉固定有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围绕在墨线盘的外侧,在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从出线孔穿出的墨线经过定位孔后缠绕在墨线盘上。
上述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还包括纠正板,在纠正板上设置有三个梯形槽口,且最外侧两个梯形槽口的间距为120mm,在纠正板的端部连接有把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即可放置240mm墙体线,也可以放置120mm墙体线,克服二次砌筑结构反复来回放线的问题,减少放线偏差值,不仅放线效率高,精度可靠,缩小放线产生的误差,而且无需更换设备便可完成二次砌筑结构的所有墙体的放线工作,减轻放线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后期砌筑施工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涂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移动式拉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墨斗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L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纠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墨斗拉盒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端部平衡板,2-墨斗拉盒,3-墨斗主盒,4-可移动式拉盒柜,5-放置槽,6-过线孔,7-墨线,8-挤墨盖,9-出线孔,10-L型定位板,11-线槽,12-手柄,13-轮盘,14-墨线盘,15-传动轴,16-固定式拉盒柜,17-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18-墨仓,19-垫块,20-弧形压线槽,21-纠正板,22-梯形槽口,23-把手,24-拉环,25-通孔,26-L型圆柱栓,27-挤压手柄,28-耳板,29-销钉,30-海绵,31-螺钉,3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0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胶双重挠性覆铜板加工用直流溅射装置
- 下一篇:镀膜机及镀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