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8225.2 | 申请日: | 2017-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陈荣伟;李博瑞;顾庆延;吴贤乾;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柳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玻璃 混合 封装 一次 锂电池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
背景技术
一次柱式锂电池是国家推广生产的高新产品,以其高比能量、开路电压高、工作电压平稳、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存储寿命长、无公害等优良品质,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在柱式锂电池发展到现在又ER(锂—亚硫酰氯电池)、CR(锂—二氧化锰电池)、WR(锂—二氧化硫电池)等五十多种规格品种,柱式锂电池底板与极柱一般是通过玻璃绝缘子固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玻璃绝缘子出现了抗冲击能力弱,耐腐蚀能力差,寿命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柱式锂电池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其抗冲击能力强,耐腐蚀性好,寿命长而且绝缘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包括竖直布置的极柱、水平布置且开有烧结孔的底板、与烧结孔相适配且空心圆柱状的玻璃绝缘子。
极柱、玻璃绝缘子内外套接后固封在烧结孔内,极柱的高度,使得其上下端均超出底板一定距离。
极柱位于玻璃绝缘子下方的柱体上套装水平布置的绝缘片,绝缘片与玻璃绝缘子的下侧固接,绝缘片与底板的下侧接触。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简称为本玻璃密封盖组。
本玻璃密封盖组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柱式锂电池玻璃密封盖组的玻璃绝缘子下方固接一个水平布置的绝缘片,绝缘片与底板的下侧接触,这样可以起到保护玻璃绝缘子,起到抗冲击、耐腐蚀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并且绝缘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为达到本玻璃密封盖组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玻璃绝缘子的下侧中心区域开有与其共轴线的环形凹进,绝缘片的上侧中心区域开有与其共中心线且与凹进相适配的环形凸台,凸台伸进凹进内,且绝缘片与玻璃绝缘子借助烧结方式实现固接。
玻璃绝缘子的凹进与绝缘片的凸台配合,而且两者采用烧结的方式实现固接,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片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而且便于和玻璃绝缘子烧结固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玻璃密封盖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陶瓷玻璃混合封装一次柱式锂电池用玻璃密封盖组,包括竖直布置的极柱2、水平布置且开有烧结孔1a的底板1、与烧结孔1a相适配且空心圆柱状的玻璃绝缘子3,烧结孔1a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4.1mm;极柱2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2mm。
极柱2、玻璃绝缘子3内外套接后固封在烧结孔1a内,极柱2的高度,使得其上下端均超出底板1一定距离,极柱2与烧结孔1a共轴线。
极柱位于玻璃绝缘子3下方的柱体上套装水平布置的绝缘片4,玻璃绝缘子3的下侧中心区域开有与其共轴线的环形凹进3a,绝缘片4的上侧中心区域开有与其共中心线且与凹进3a相适配的环形凸台4a,凸台4a伸进凹进3a内,绝缘片4与玻璃绝缘子3的下侧借助烧结方式固接,绝缘片4与底板1的下侧接触。
所述绝缘片4的材料为陶瓷材料,绝缘片4的形状为圆环形,其外径为6.5mm,其厚度为1.1mm。
本玻璃密封盖组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柱式锂电池玻璃密封盖组的玻璃绝缘子3下方固接一个水平布置的绝缘片4,绝缘片4与底板1的下侧接触,这样可以起到保护玻璃绝缘子3,起到抗冲击、耐腐蚀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并且绝缘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玻璃绝缘子3的凹进3a与绝缘片4的凸台4a配合,而且两者采用烧结的方式实现固接,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定。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而且便于和玻璃绝缘子3烧结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8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