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用真空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7813.4 | 申请日: | 2017-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9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翟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典生化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板 管体 标签座 真空腔 本实用新型 真空采血管 管盖 血浆 红细胞 一体化设置 标签粘贴 表面粘贴 分离效果 刻度标线 螺纹连接 血细胞层 采血管 内顶部 晃动 胶塞 内壁 下层 检验 标签 上层 一体化 检测 移动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用真空采血管,包括止回板和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管体的底部一体化设有标签座,所述标签座的表面粘贴有标签,所述管体的上部为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内壁上一体化设置有止回板,所述管体的表面设有刻度标线。本实用新型通过止回板可以避免离心后的血浆和血细胞层由于晃动而造成混合,提高分离效果,上层止回板上方为较纯净的血浆,而下层止回板下方为较纯净的红细胞,在进行移动采血管时,对分离后的结果造成更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标签粘贴在标签座上,不会影响对真空腔内的观察,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用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采血管是医疗单位采集人体血液检验疾病的常用医疗器械,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其准确性、标本的原始性状、维持时间及管机配合、试管强度等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评价真空采血管品质的依据。
现有的采血管存在一下不足:
1、标签贴在管壁上,不利于观察采血管内样本的状态;
2、在移动采血管时,会对管内已经分离后的样本造成震动,不能降低分离后各物质之间的再次混合,使得分离效果降低,检测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用真空采血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用真空采血管,包括止回板和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管体的底部一体化设有标签座,所述标签座的表面粘贴有标签,所述管体的上部为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内壁上一体化设置有止回板,所述管体的表面设有刻度标线。
优选的,所述管盖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针头插孔。
优选的,所述管盖的表面一体化设置有条型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止回板沿真空腔内壁呈环形分布,所述止回板的内侧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止回板至少设有两层,其中上层的所述止回板与真空腔的顶部距离为真空腔的三分之一高度,其中下层的所述止回板与真空腔的低部距离为真空腔的三分之一高度。
优选的,所述止回板与真空腔的表面设有一层抗凝剂层。
优选的,所述标签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标签座的内壁上一体化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十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止回板可以避免离心后的血浆和血细胞层由于晃动而造成混合,提高分离效果,上层止回板上方为较纯净的血浆,而下层止回板下方为较纯净的红细胞,在进行移动采血管时,对分离后的的结果造成更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标签粘贴在标签座上,不会影响对真空腔内的观察,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盖、2针头插孔、3胶塞、4止回板、5真空腔、6管体、7标签座、8抗凝剂层、9防滑纹、10刻度标线、11标签、1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典生化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典生化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7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