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6526.1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4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杜伟;由永飞;谭人伟;徐警卫;舒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3F1/00;E03F5/02;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人行道 车行道 木夹板 滞留区 本实用新型 观景平台 面源污染 滞留装置 沉砂井 路缘石 河道 铺设 环保技术领域 雨水检查井 水资源 生态 雨水收集 连通管 绿化带 溢流堰 雨水管 雨水口 卵石 井上 溢流 滞留 施工 污染 检查 | ||
1.一种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设置有:
人行道;
所述人行道的对侧为车行道,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为生态滞留区;人行道中央铺设有木夹板;木夹板连接观景平台;
所述生态滞留区两侧铺设有路缘石和平缘石;路缘石的一侧布置有多个雨水孔,绿化带内放置有雨水检查井、雨水沉砂井、雨水管、溢流堰、生物滞留带连通管;雨水沉砂井的周围铺设有卵石,雨水检查井上开有溢流雨水口;
所述生态滞留区纵向剖面结构:生态滞留区顶层设置有蓄水层;蓄水层底部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底部铺设有砂滤层;砂滤层底部铺设有砾石层;砾石层底部铺设有原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滞留区左端设置有雨水沉砂井;生态滞留区左边顶层设置有蓄水层;蓄水层底部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底部铺设有砂滤层;砂滤层底部铺设有砾石层;砾石层底部铺设有原土层;生态滞留区中央设置有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顶部中央设置有溢流雨水口;生态滞留区右端顶层铺设有透水砖;透水砖底部铺设有找平层;找平层底部铺设有级配碎石层;级配碎石层底部铺设有素土碾压密实层;素土碾压密实层底部铺设有砾石层;生态滞留区纵向中央设置有透水盲管;生态滞留区纵向底部设置有雨水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沉砂井开口左端设置有雨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滞留区中间设置有溢流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滞留区左端设置有溢流雨水口;原土层底部左半边铺设有防渗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65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风力提水技术的水环境治理系统
- 下一篇:综合生态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