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6420.1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冈真一郎;佐佐木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1.显示装置,具有:
具有挠性的第1基板;
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且具有挠性的第2基板;
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将所述液晶层封固的密封材料;
粘接于所述第1基板的第1光学部件;
在不与所述第2基板相对的区域中,配置于所述第1基板的端子部;
连接于所述端子部的驱动电路基板;和
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的第2光学部件或树脂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的各自不包含玻璃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2光学部件,所述第2光学部件粘接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
所述密封材料的整体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第2光学部件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的树脂部件,
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树脂部件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2光学部件,所述第2光学部件粘接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
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第2光学部件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2光学部件,所述第2光学部件粘接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
所述第2光学部件的俯视下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基板的俯视下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具有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2基板而与所述第1基板相反的一侧,
所述导电层经由在所述第2基板及所述密封材料中设置的贯通孔而与所述端子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具有触摸检测电极,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在俯视下与所述液晶层重叠的区域中、配置于所述第1基板,并且被供给触摸检测用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2光学部件,所述第2光学部件粘接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
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第2光学部件为偏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光学部件为背光源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2光学部件,所述第2光学部件粘接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端子部,
所述第2光学部件为导光板。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第2光学部件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2光学部件的俯视下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基板的俯视下的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具有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2基板而与所述第1基板相反的一侧,
所述导电层经由在所述第2基板及所述密封材料中设置的贯通孔而与所述端子部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具有触摸检测电极,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在俯视下与所述液晶层重叠的区域中、配置于所述第1基板,并且被供给触摸检测用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光学部件及所述第2光学部件为偏振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1光学部件为背光源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2光学部件为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64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均匀性背光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