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5993.2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开运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2 | 分类号: | B08B7/02;B22D3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铸造 铝壳穴内铝皮 专用 清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铸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外壳通常都采用高压铸造铝壳体工艺制成,高压铸造铝壳体在合模时由于合模间隙所致,穴内会产生一层薄壁铝皮,需要清除后再加工,传统的清理方式为工人手持锤子和凿子经多次打击将铝皮清除,这种清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是:
1、清理工具不能满足清除需求,费时费力并且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2、容易撞伤、划伤壳体导致废品率增加。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用于解决传统的工具不能完全清除掉铝皮、反复敲击、且容易造成壳体撞伤、划伤,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包括包括冲头、连杆、手持护套及砸头,所述连杆一端与冲头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砸头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杆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扁面;所述手持护套与连杆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手持护套包括冲头端、手持部、砸头端及定位孔,所述手持部一端与冲头端固定连接,手持部另一端与砸头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冲头端上设置有防错台;所述定位孔为沿着手持护套轴线方向上开设的通孔,且定位孔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扁面。
进一步,所述冲头设有一个角度台阶,且该角度台阶位于冲头前端中部。
进一步,所述冲头与连杆的连接方式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手持护套的冲头端及砸头端的外径尺寸均大于手持部的外径尺寸。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连杆与手持护套配合连接,通过连杆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扁面与手持护套的限位孔内设置的第二限位扁面接触,有效防止冲头及连杆旋转,保证了工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且在手持护套上设置有防错台,保证了工具与工件的对接准确性,砸头与手持护套的砸头端的距离为有效工作行程,在有效工作行程内不会撞伤工件,减少报废率,此外,由于冲头的作业面尺寸与所要清除的铝皮的尺寸相同,操作者通过一次敲击即可将铝皮清除,不再需要反复敲击,在降低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及连杆连接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及连杆连接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及连杆连接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护套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护套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砸头主视图。
图中,1-冲头、2-连杆、3-手持护套、4-砸头、21-第一限位扁面、31-冲头32-手持部、33-砸头端、101-角度台阶、301-防错台、341-第二限位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1、连杆2、手持护套3及砸头4,所述连杆2一端与冲头1固定连接,连杆2另一端与砸头4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杆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扁面21;所述手持护套3与连杆2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手持护套3包括冲头端31、手持部32、砸头端33及定位孔34,所述手持部32一端与冲头端31固定连接,手持部32另一端与砸头端33固定连接,且所述冲头端31上设置有防错台301;所述定位孔34为沿着手持护套3轴线方向上开设的通孔,且定位孔34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扁面341。
进一步,所述冲头1设有一个角度台阶101,且该角度台阶101位于冲头1前端中部。
进一步,所述冲头1与连杆2的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手持护套3的冲头端31及砸头端33的外径尺寸均大于手持部32的外径尺寸。
使用过程:
将本实用新型高压铸造铝壳穴内铝皮专用清理工具冲头1及连杆2组成的整体放入壳体穴内,手持护套3的防错台301与壳体穴内外侧边缘台阶接触,保证了作业的准确性,之后给砸头4施加一个下压力,使冲头1与待清除铝皮接触,用手锤敲击砸头4,冲头1对待清除的穴内铝皮施加一个剪切力,冲头1前端中部带有角度台阶101,将穴内铝皮分成两半,落入壳体穴内从底部掉落出去,由于冲头1的有效工作行程为砸头4与手持护套3的砸头端33之间的距离,不会对穴内底部造成伤害,另外,手持护套3的冲头端31与砸头端33的外径均大于手持部的外径,保证了在敲击砸头4时,操作人员的手不会从手持护套3上滑出,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开运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开运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5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计算机键盘高效清理机
- 下一篇:管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