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的电动游乐小战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15725.0 | 申请日: | 2017-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伟 |
| 主分类号: | A63G25/00 | 分类号: | A63G2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电动 游乐 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游乐车,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的电动游乐小战车。
背景技术
现有游乐场所中,电动游乐车发展较快,品种较多,如,三轮电动游乐车、四轮电动游乐车。不足之处是:造型较单一,没有减震装置,乘坐极不舒服,方向盘控制转向,转向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寓教性不强。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式的电动游乐小战车,该小战车,按真实的坦克做为参考对像,造型逼真,结构简单,将方向盘控制转向变为转向杆控制转向,特别是增加了减震装置,乘坐舒服,让孩子们了解操作战车,即达到国防教育,又增强了爱国情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履带式的电动游乐小战车,包括车架、驱动轮、行走轮、托链轮、导向轮、履带、差数器、启停踏板电动机、电瓶、行走电源双开关、游戏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杆、减震装置和转向总成;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轴支撑、拉簧Ⅰ、轴套Ⅱ和减震轴;
所述转向总成包括左转向单元和右转向单元,左转向单元和右转向单元的组件结构相同,包括连接板Ⅰ、连接板Ⅱ、连接板Ⅲ、转向板拉杆和拉簧Ⅱ;
所述转向板为正三角形,在转向板的两个内角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柱,在转向板另一个内角面上设有转向杆孔;
所述行走轮由一对轮Ⅰ和轮轴Ⅰ组装在一起构成;
所述托链轮由一对轮Ⅱ和轮轴Ⅱ组装在一起构成;
所述导向轮由一对轮Ⅲ和轮轴Ⅲ组装在一起构成;
在车架的后底端分别固定电动机和差数器,电动机轴与差数器输入轴连接,差数器的左右输出轴分别与车架底端两侧的驱动轮连接;
在车架前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一对导向轮,在两对导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之间的车架两侧上方,分别间隔对称的固定有四对托链轮,在两个导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之间的车架两侧的下方,分别间隔对称的设有四对行走轮,在每对行走轮的轮轴Ⅰ上分别固定一根轴支撑,车架每侧的四个轴支撑上端,分别插入对应一侧车架梁上的四个矩形孔Ⅰ内,并通过减震轴与矩形孔Ⅰ两侧壁对称固定的轴套Ⅱ配合,将轴支撑定位在矩形孔Ⅰ中,在每侧的四个轴支撑的弹簧孔上,分别挂接一个拉簧Ⅰ,每侧四个拉簧Ⅰ的另一端,分别挂接在对应一侧车架梁下的四个凸起块孔中;
在车架两侧的驱动轮、四对行走轮、一对导向轮和四对托链轮上,分别包裹着一套履带,驱动轮与履带上的数排凸起啮合,一对导向轮、四对行走轮和四对托链轮分别与履带两侧的平边接触配合;
所述车架上方为车仓,在车仓前面设有炮筒,在操作箱面板上分别设有游戏开关、行走电源双开关,在操作箱内设有电瓶、扬声器和控制器,在车仓内分别设有转向杆、启停踏板和驾驶座,控制器分别与电瓶、电动机、启停踏板、游戏开关、行走电源双开关和扬声器连接;
所述转向杆的杆轴,依次穿过车仓体、转向板的转向杆孔置于车底架的轴套Ⅰ内,杆轴与转向杆孔焊接在一起,两个连接板Ⅱ分别通过轴活动的连接在车架底端两侧竖梁上,两个连接板Ⅱ的一端,分别通过轴与两个连接板Ⅰ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Ⅰ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板矩形孔Ⅱ套装在转向板的两个导向柱上,两个连接板Ⅱ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与两个连接板Ⅲ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Ⅲ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拉杆与两个驱动轮上的刹车鼓连接,拉簧Ⅱ的一端挂接在连接板Ⅱ的簧孔中,拉簧Ⅱ的另一端挂接在车底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战车转向装置为转向杆操作,操作轻便、灵活。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减震效果极佳,乘坐舒服。
该小战车,按真实的坦克做为参考对像,造型逼真,让孩子们了解操作战车,增强了国防教育,寓教于乐性强。
该小战车动力十足,机动灵活性强,可以在各种地形低速或快速行驶,增添了野战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可以让玩家感受战车带来的对抗游戏,大大增加了真实感与刺激性。
该小战车适宜在砂地、雪地、水泥地运行,游玩结构优化、电驱动、节能环保、操控方便,集:智力开发、儿童游乐、增强国防观念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减震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伟,未经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5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D体感座椅
- 下一篇:可自动回收球体的喷球游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