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113902.1 申请日: 2017-09-01
公开(公告)号: CN208259909U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徐世芬;王峻;吕祥;韩燕萍;陆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 徐世芬;王峻
主分类号: A61H39/06 分类号: A61H39/06
代理公司: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代理人: 赵俊寅
地址: 20007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通 风量传感器 发热环 固定套 风扇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连接管头 艾灸仪 安装腔 电连接 固定孔 集气罩 加热套 连接板 支撑板 锥形槽 内管 进气口 电池 支撑板顶面 抽吸方向 电机驱动 连接固定 出气口 单片机 导热杆 进气管 排气管 装配 侧面 环保 安全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仪,包括,外壳,外壳内为安装腔,安装腔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集气罩、风扇、顶部加热套、连接板、固定套、支撑板、发热环;发热环固定在支撑板底面上,支撑板顶面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通过连接板与顶部加热套连接固定;风扇由电机驱动且风扇抽吸方向为由下至上;集气罩内侧面为锥形槽,锥形槽顶部与连接管头的内管连通,连接管头上设有固定孔;进气管一端与内管连通,另一端与风量传感器进气口连通,风量传感器出气口与排气管一端连通;固定孔与温度传感器的导热杆装配固定;温度传感器、电池、风量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电池通过导线与发热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无明火、无烟,安全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艾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不仅能防治疾病,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借灸火的热力和艾的药物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理论的艾灸,具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胃肠病、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痛经、颈椎病、腰椎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失眠、子宫下垂、眩晕等等有特效。

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艾灸疗法。艾灸养生在国内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背景,有着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艾灸养生也正成为保健养生行业的主导。

当前的中医艾灸治疗及艾灸保健实践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施灸方法:第一、艾柱灸,艾柱灸又分为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直接灸法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一般这种容易出现瘢痕;间接灸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材料将艾柱与施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如果隔姜、隔蒜、隔盐等,无论是直接灸还是间接灸,都需要手工或者器具将艾绒制成圆锥状物,一个艾柱是一壮,一般一次操作都要多壮,很难自行操作,一般在医院进行。第二种是艾条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一端进行施灸。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悬起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通常温和灸是医疗结构和保健场所以及自己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穴位,距皮肤高约2-3cm,使得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一个穴位要艾灸15-20分钟,使得局部红晕为宜。可这种简便的操作对于肩背部、腰腹部上下肢等部位也无法自行操作,费时费力。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器具,以能够替代用手操作的温和灸法,比如利用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具等作为温灸器来施灸。温灸器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上述的人工操作的艾柱灸、艾条灸还是温灸器灸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就是艾草燃烧温度不容易控制,易于造成皮肤烫伤。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艾灸仪,其能够艾草的燃烧速度以及发热温度达到有效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艾灸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仪,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为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集气罩、风扇、顶部加热套、连接板、固定套、支撑板、发热环;

所述的发热环固定在支撑板底面上,所述的支撑板顶面设置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通过连接板与顶部加热套连接固定;所述的风扇由电机驱动且风扇抽吸方向为由下至上;

所述的集气罩内侧面为由下到上逐渐变小的锥形槽,所述的锥形槽顶部与连接管头的内管连通,所述的连接管头上设有固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芬;王峻,未经徐世芬;王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3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