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田间模拟综合增温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2547.6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樊永惠;黄正来;马传喜;武立权;张文静;马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B11/06;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田间 模拟 综合 增温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土壤温度等研究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源节约、工作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和增温稳定的田间模拟综合增温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温室气体的增加,环境温度逐渐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2007年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年里升高了0.56-0.92℃,21世纪内预计仍将上升1.4-5.8℃。中国陆地温度将以每100年2.5℃的幅度递增,近50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增幅1.11℃,高于全球同期水平。冬春季增温幅度已超过全球年平均气温增幅,且我国在1990年后经历了连续17个暖冬。特别是近些年国内的温度增高形势,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的大幅升高不利于小麦的稳定生长。如何研究增温和高温环境下小麦的生长情况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何高效地、稳定地、能源节约解决环境以及土壤增温,应用工具简化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增温装置,都只是单一增温源,或者是增温不稳定,增温装置过于复杂,不能很好的研究增温对小麦的影响,获得的试验数据不够准确。鉴于小麦属于密植作物的特殊性,需要研发一套专门针对小麦增温的装置。由于市面上常用的增温装置,部分是封闭式增温,不能很好的模拟真实的大气环境;部分装置是单一增温源,例如远红外增温,黑体灯增温,以及电阻丝增温,由于是全生育期增温或阶段性长期增温,能耗过高,且增温不够均匀,不能够缓缓增温;几乎所有的增温装置都是装置个体增温,由于控温器件自身的限制,不能保证不同装置间温度增加的均一性;单独的电热和太阳能增温源,可以封闭式管理,防止室外增温用电的不安全性。国外进口产品价格高昂,并不能在国内大面积的推广,因此降低了产品的普及率,同时在产品的维护方面,也不便于管理和与厂商协商使用中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田间模拟综合增温试验装置,可准确对待试验植物的生长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组合结构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田间模拟综合增温试验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增温箱,所述增温箱的的内侧壁上设有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首尾顺序连接且沿着增温箱的箱壁周向方向布置,位于首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的热水入口与分体设置的换热单元的热水出口连通,位于尾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的热水出口换热单元的回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的附加特征在于:
所述增温箱包括透明材质制成的底部箱壁,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包括换热翅片,所述回流加热片单元可拆卸式设置在底部箱壁的下端,距箱体底部高度50cm为宜。
相邻水路回流加热片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通。
所述相邻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的换热翅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插头和插管,相邻水路回流加热片的插头与插管之间插接配合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插头与换热管、插管与换热管之间至少有一个采用柔性件连接。
所述增温箱每个侧面的箱壁包括底部箱壁和分体连接在底部箱壁上方的升降箱壁,所述的每个侧面的底部箱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转动式设置在增温箱的竖向框架上,所述横梁的转动带动增温箱的每个侧面的底部箱壁翻转。
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片的换热翅片上下方向凸伸有两组挂片,所述呈L形板状结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挂片对应的开口,所述两组挂片凸伸至开口内。
所述箱壁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箱壁,所述升降箱壁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升降箱壁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箱壁的上端设置有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水平且与植物的冠层顶端初始高度平齐,当所述高度传感器感应到植物的冠层顶端因自然生长而高出高度传感器的检测端高度时,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高度调节机构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高度调节机构用于提升升降箱壁至高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植物的冠层的实时高度齐平,且所述升降箱壁的底端始终低于底部箱壁的顶端。
所述升降箱壁及箱壁的边缘均设置在矩形框架上,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边框均为两段式结构,矩形框架的边框之间铰接连接,矩形框架的两段式边框之间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2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速器动作速度测试平台
- 下一篇:一种印染工业废气智能检测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