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支架、电池阵、电池模组、电池箱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1381.6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茅海忠;李云扬;葛瑞;代旭东;陈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3;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262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支架 模组 电动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支架、电池阵、电池模组、电池箱及电动汽车,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的电池阵,所述多个电池阵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电池模组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设置有正极电极片(4),所述负极端设置有负极电极片(5),位于所述电池阵两端的所述电池支架(1)分别通过螺栓对应连接于所述正极电极片(4)和所述负极电极片(5)。该电池模组具有组装方便、整体结构紧凑牢固、散热效果良好等优点,并且可根据不同要求将包含电池支架(1)在内的电池阵进行拼接组合,方便设计方案调整,有效的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支架、电池阵、电池模组、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相关政策的不断扶持下呈迅猛发展的态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能储存装置,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电动汽车一般需要很高的电量才能满足其行驶条件,所以需要使用很多单体电芯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法来满足其高电压和高容量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种具有一定规范的单体电芯,例如圆柱型18650电芯和方形电芯等。目前根据不同电动汽车所需特定的电压和容量制造匹配的动力电池系统,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将多个相同规格的单体电芯组装成电池组,再将多个电池组组装成动力电池模组,最终将多个动力电池模组组装在动力电池箱中作为电能储存装置供电动汽车使用。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支架作为支撑单体电芯的绝缘塑料件起着保护和固定单体电芯的重要作用,但针对客户需求的不同往往需要特别定制,这导致了从根据客户要求设计排布方案,到确定方案开模制作电池支架,再到组装成动力电池模组的整个项目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根据不同电动汽车需求调整设计方案和开模制作特定电池支架而导致的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支架、电池阵、电池模组、电池箱及电动汽车,其中的电池模组 具有组装方便、整体结构紧凑牢固、散热效果良好等优点,并且可根据不同要求将包含电池支架在内的电池阵进行拼接组合,方便设计方案调整,有效的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阵,所述电池阵包括电池支架模组和多个电池组,各个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所述电池支架模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两端的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单体电芯的通孔。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电池组之间设置有共用的所述电池支架并使得轴向相对的所述单体电芯通过该电池支架彼此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支架具有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电连接于相应的所述单体电芯的负极的负极片,该负极片设置为使得轴向相对的所述单体电芯电连接,所述负极片通过镍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极片包括多个弯曲的弹性突起部,所述弹性突起部朝向相应的所述单体电芯凸出以固定于该单体电芯的外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如前文项所述的电池阵,所述多个电池阵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电池模组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设置有正极电极片,所述负极端设置有负极电极片,位于所述电池阵两端的所述电池支架分别通过螺栓对应连接于所述正极电极片和所述负极电极片。
优选地,所述电池支架、所述正极电极片和所述负极电极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如前文所述的电池模组、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电池模组两端的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连接机构之间的隔板,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箱体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1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