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EPS浮床沉淀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0916.8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军;劳余力;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军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ps 沉淀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S浮床沉淀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处理过滤技术主要有V型滤池、D型滤池等,其中,V型滤池采用均粒石英砂作为滤料,由于水力分级作用,整个滤层的截污能力未能发挥出来,存在过滤周期短,水头损失大的问题;反冲洗时采用气、水反冲洗+表面扫洗的方式,操作复杂。D型滤池采用彗星式纤维滤料,滤料寿命短,过滤时水头损失大,纤维里面污物易结成板块,虽然采用气、水反冲洗方式,反冲洗依然不彻底,反冲洗频繁。
以上两种滤池均存在过滤周期短,水头损失大,反冲洗设备多,反冲洗水量大,运行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EPS浮床沉淀滤池,原水中的部分悬浮颗粒物在增设的预沉淀区预沉淀,降低了后续过滤区的污染物负荷,延长了滤池的过滤周期;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设定反冲周期,充分保证出水效果,整个过滤和反冲洗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EPS浮床沉淀滤池,包括原水区、布水区、过滤区、清水区、出水区和污泥区七个功能区,其特征是:所述布水区与过滤区之间增设预沉淀区,所述预沉淀区铺满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柱管采用无缝拼接构成蜂窝状的组合体,斜管安装角度与水平面呈60°~80°夹角,组合体的高度为400~800mm;所述过滤区内设有级配滤料层,级配滤料层采用EPS滤料,滤料粒径为0.8~1.2mm,堆密度为80~120kg/m3。
所述原水区通过进水控制阀控制布水孔与布水区沟通构成布水系统。
所述出水区通过初滤水排放阀和初滤水排放管构成初滤水排放系统所述清水区池壁上设有与出水区连通的出水洞。
所述出水区内设有滤后水进水控制阀和滤后水进水管构成反冲洗进水系统。
所述布水区底部设有反冲水排放阀和反冲水排放管构成反冲水排放系统。
所述污泥排放系统由穿孔排泥管20和排泥控制阀19组成。
所述布水区底部设有污泥区,所述污泥区由穿孔排泥管和排泥控制阀构成污泥排放系统。
所述预沉淀区的六角形斜管对边口径长度为80-120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设预沉淀区,原水中的部分悬浮颗粒物在此预沉淀,降低了后续过滤区的污染物负荷,延长了滤池的过滤周期;过滤区采用EPS级配滤料,过滤时水流由下而上先通过粒径较粗的滤层而后通过粒径较细的滤层,整个滤层截污均匀,有利于充分利用整个滤层的截污能力,滤层截污能力强;滤池反冲洗过程中,当滤料进入预沉淀区的斜管时,与斜管之间相互碰撞擦洗,使滤料与斜管截留的污染物彻底去除,反冲洗效果好,并且整个反冲洗过程均依靠水流的重力作用,无需专用的反冲力动力设备,运行能耗低;可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设定反冲周期,充分保证出水效果,整个过滤和反冲洗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运行管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EPS浮床沉淀滤池过滤过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EPS浮床沉淀滤池反冲洗过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预沉淀区六边形蜂窝斜管的结构轴侧示意图。
图中:1、布水孔,2、原水区,3、进水控制阀,4、清水区,5、抗浮滤板,6、组合滤头,7、过滤区,8、预沉淀区,8-1、柱管,9、布水区,10、集水槽,11、出水洞,12、滤后水进水控制阀,13、滤后水进水管,14、出水区,15、初滤水排放阀,16、初滤水排放管,17、反冲水排放阀,18、反冲水排放管,19、排泥控制阀,20、穿孔排泥管,21、污泥区,22、组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军,未经刘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0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化铝浆料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循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