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0851.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涛;万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发五峰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2 | 分类号: | H01G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芯,所述电芯与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稳定套,所述绝缘稳定套分别抵触在电芯的侧壁和绝缘外壳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稳定套固定绝缘外壳内的电芯,减少电芯在绝缘外壳内晃动的情况产生,保持了电容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容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理论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现有技术上的型号为CBB61的电容器,通常由绝缘外壳、电芯以及设置在电芯两端端壁的接线柱组成。由于通常电芯为直槽柱形,在安装入绝缘外壳内时,绝缘外壳与电芯的两侧以及底端无法抵触,导致电芯在绝缘外壳内容易产生晃动,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和绝缘外壳安装稳定的电容器的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芯,所述电芯与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稳定套,所述绝缘稳定套分别抵触在电芯和绝缘外壳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缘稳定套能够在绝缘外壳内抵住电芯,从而减少电芯在绝缘外壳内晃动的情况产生,增加了电容器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稳定套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抵触片,所述抵触片抵触在电芯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支架能够减少绝缘稳定套本身所占空间的体积,从而使得电容器内部依然具有较大的空间,减少绝缘稳定套上受到的热量。抵触片从两侧卡住电芯,实现了对电芯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片的下端设置有贴合电芯圆弧处的弧形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部能够贴合直槽柱形电芯的下端,从而进一步增加电芯安装进绝缘外壳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片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支架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支架铰接,使得抵触片能够在绝缘外壳内小角度转动,当电芯安装进绝缘外壳内后,电芯下端能够压在弧形部上,使得抵触片上端向着电芯方向转动,从而压住电芯使得电芯的安装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片背向弧形部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条抵触条,所述抵触条抵触在电芯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触条能够减少抵触片与电芯侧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绝缘稳定套上受到的热量,在保持电芯安装稳定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电容器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稳定套固定绝缘外壳内的电芯,减少电芯在绝缘外壳内晃动的情况产生,保持了电容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绝缘外壳;2、电芯;3、绝缘稳定套;31、支架;32、抵触片;321、弧形部;322、抵触条;33、连接杆;4、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理解,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如下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发五峰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发五峰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0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干式交流变压电源
- 下一篇:新型离心干燥机用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