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蚂蚁吸引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322.5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刘凤;王卫东;刘涛;杨莲花;徐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68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蚂蚁 灌装生产 白酒 吸引 本实用新型 开口处 车间 盒体 滑道 倾斜向下延伸 盒体侧壁 添加口 上端 蜂蜜 搭接 省时 下端 省力 开口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蚂蚁吸引盒,所述吸引盒放置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内,盒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隙,吸引盒盒体上设有蜂蜜添加口,盒体侧壁的中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并在所述开口处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与所述开口处相衔接,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搭接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的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灭蚂蚁吸引盒,放置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内,集灭蚂蚁与清理的功能于一体,简化操作,省时省力,改善对蚂蚁的防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蚂蚁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灭蚂蚁吸引盒。
背景技术
目前,灌装生产车间在生产灌装组属于白酒灌装的封闭间,封闭间内是白酒灌装和封口的工序,对酒体的内在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封闭间内蚂蚁等虫类如不能清理干净,就会极大程度地影响酒体的质量,因此对蚂蚁等虫类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对蚂蚁等虫类的清理方式是:安排至少一人对封闭间内各各种缝隙、各种角落进行不间断地排查,再对应地通过放置药水来进行辅助灭蚊蝇、蚂蚁。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排查工作的本身难度就很大,极为费时费力;其次,被药水灭掉的蚂蚁等虫类爬的到处都是,给后续的清理带来不便,更不易查找,造成人员的劳动力浪费,并且会增加新的产品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灭蚂蚁吸引盒,放置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内,集灭蚂蚁与清理的功能于一体,简化操作,省时省力,改善对蚂蚁的防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蚂蚁吸引盒,所述吸引盒放置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内,盒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隙,吸引盒盒体上设有蜂蜜添加口,盒体侧壁的中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并在所述开口处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与所述开口处相衔接,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搭接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蜂蜜添加口设置在所述吸引盒盒体的顶部。
所述滑道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吸引盒盒体底部设有支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灭蚂蚁吸引盒可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并通过蜂蜜添加口向盒体内添加一定量的蜂蜜,利用蚂蚁等虫类喜欢香甜食物的特性吸引蚂蚁,同时在开口处设有滑道,使蚂蚁可以沿滑道通过开口爬进盒体内,通过蜂蜜的粘性粘住蚂蚁,从而达到灭蚁的功效,且便于后续的集中处理。相较于现有的灭蚁方式,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灭蚁效果好,避免虫蚁对酒体的内在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改善了现场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蚂蚁吸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引盒;2白酒灌装生产车间;3蜂蜜添加口;4开口;5滑道;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灭蚂蚁吸引盒放置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2内,盒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隙,吸引盒1盒体顶部设有蜂蜜添加口3,盒体侧壁的中下部设有一个开口4并在开口4处设有滑道5,滑道5的上端与开口4处相衔接,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搭接在白酒灌装生产车间2的地面上。
具体的,上述开口4设置在盒体侧壁上距离盒底边沿1cm高度处。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滑道5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此外,吸引盒1盒体底部设有支腿6,使盒体底部与白酒灌装生产车间2地面保持一定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蝇捕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太阳能光伏恒温杀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