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7758.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樊灵孟;唐勇;陈忠伟;秦际明;张云都;蔡汉生;黄世权;杨金杰;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G08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本体 底座 防盗卡扣 防盗组件 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 串联间隙 连接杆 杆塔 避雷器结构 避雷器元件 安装方便 低压导线 防偷防盗 技术参数 间隙调整 绝缘拉杆 连接杆套 配合连接 体积小 向内 销钉 拆卸 串联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串联间隙组和防盗组件,所述防盗组件包括底座和防盗卡扣,所述底座的一端与直流杆塔上的低压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避雷器本体相连接,所述底座靠近避雷器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避雷器本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设在凹槽内,所述防盗卡扣以销钉为轴绕连接杆向内旋转完成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串联间隙组与串联的避雷器元件配合使用,使得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防盗组件上防盗卡扣与底座的配合连接,使其需要使用专门的绝缘拉杆工具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达到防偷防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避雷器。
背景技术
工程上通常采用降低接地电阻、架设双避雷线,减小避雷线保护角等方法来限制雷电过电压,降低雷击跳闸率。然而,在雷电活动强烈、降低接地电阻困难的山区线段,上述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雷击跳闸问题。
目前国内外已有实际运行的±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避雷器本体与间隙距离之和一般大于与之并联的绝缘子的长度,需设计特殊金具解决安装空间不匹配问题,安装难度大。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度和重量都不可避免地要大于±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安装难度会更大;目前没有关于±500kV直流线路带串联绝缘子间隙的线路避雷器绝缘子爬电距离和线路爬电距离绝缘配合方面的试验数据,试验及设计难度大。
这就需要提出小型化在特高压线路避雷器中应用的理念,设计出小型化的高压直流线路串联绝缘子间隙避雷器,降低安装难度;需要确定高压直流线路串联绝缘子间隙避雷器的本体尺寸及间隙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器,包括:
避雷器本体,所述避雷器本体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
串联间隙组,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间隙单体,所述串联间隙组的低压端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串联间隙组的高压端安装在高压导线上;
防盗组件,所述防盗组件包括底座和防盗卡扣,所述底座的一端与直流杆塔上的低压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避雷器本体相连接,所述底座靠近避雷器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避雷器本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设在凹槽内,所述底座靠近避雷器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防盗卡扣设有安装孔,所述防盗卡扣与底座通过穿过安装孔和通孔的销钉转动连接,所述防盗卡扣以销钉为轴朝向连接杆旋转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串联间隙组与串联的避雷器元件配合使用,使得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防盗组件上防盗卡扣与底座的配合连接,使其需要使用专门的绝缘拉杆工具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达到防偷防盗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防盗组件还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警报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连接在防盗卡扣与连接杆接触的接触面上,警报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电连接。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可以通过外接微型电源提供电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供电量。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连接完整时,微型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连接处的压力值,而当连接脱离时,微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变小,微型压力传感器将这一变化传递至警报器,引起警报器报警,从而起到进一步防偷防盗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间隙单体包括上电极、间隙绝缘子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与间隙绝缘子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下电极与间隙绝缘子的低压端相连接,相邻的两个间隙单体的上电极与下电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7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件塑料膜包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氧化锌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