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积小且发热快的超薄发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812.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洲;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H05B3/02;H05B3/0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发热 超薄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发热快的超薄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主体、发热管引线,所述发热管主体包括流延片主体、电极,所述发热管主体有流延片主体卷制而成,其中流延片主体包括第一流延片以及第二流延片,所述第一流延片与第二流延片外形一致,相互重叠且在横向上两者错开一定距离设置,两者错开的距离形成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固定位,所述流延片主体卷制通过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固定位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流延片上设置电阻膜,位于与第二流延片同一边上;所述电极有两个,固定设置于第一流延片外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体积小且发热快的超薄发热管。
背景技术
发热管在通电后用于对其他物体进行加热,而常规的发热管体积过大、体积小的发热慢且其形状制作以及发热管厚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发热管壁厚有特殊要求,现有发热管不能达到要求。例如一些特殊地方需要用到不同形状以及要求壁厚要达到0.6mm以下时,不能满足其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体积小且发热快的超薄发热管,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体积小且发热快的超薄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主体、发热管引线,所述发热管主体包括流延片主体、电极,所述发热管主体有流延片主体卷制而成,其中流延片主体包括第一流延片以及第二流延片,所述第一流延片与第二流延片外形一致,相互重叠且在横向上两者错开一定距离设置,两者错开的距离形成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固定位,所述流延片主体卷制通过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固定位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流延片上设置电阻膜,位于与第二流延片同一边上;所述电极有两个,固定设置于第一流延片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引线设置两根,且两个发热管引线一端分别固定与两个电极上。
进一步的,所述流延片主体可卷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椭圆柱形、馒头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电极电极均采用钨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上设置胶水,通过胶水与第二固定位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延片与第二流延片错开的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宽度一致,且均为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流延片主体厚度最小为0.5mm。
进一步的,还包括卷制棒,所述卷制棒采用不锈钢或者硬质金属,所述卷制棒外形与发热管主体外形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膜采用钨浆料印刷于第一流延片内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卷制棒制备
卷制棒由不锈钢或硬质金属经线切割加工成想要的形状,再将侧面抛光光滑即可;
步骤二:第一流延片以及第二流延片摆放
将第一流延片一侧印刷好钨浆料的电阻膜,同时将带有电阻膜一侧与第二流延片错开对接,错开形成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固定位,同时在第一固定位上涂上胶水,错开距离优选2mm;
步骤三:电极固定
将两个电极并排固定设置于第一流延片外侧;
步骤四:流延片主体卷制
将第二流延片一侧贴于卷制棒,沿着卷制棒的侧面卷一圈,使第一流延片与第二流延片错开的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环;
步骤五:等静压固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自动开关
- 下一篇:一种控温准确的陶瓷电子烟发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