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臂式全自动装卸车设备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795.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汇久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2265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全自动 装卸 设备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装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悬臂式全自动装卸车设备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饲料、食品、粮食、石油化工行业,现有袋装物料装车采取人工装车和卸车的方式,使袋装物料堆码在托盘上,由叉车运送至皮带尾部,由一个人将托盘上物料取下投入装车机皮带,在由皮带运送至车厢内部,物料到车厢内由一至二个人进行堆码,该设备具有装卸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职业危害因素大等缺点。由人工进行码垛也会导致物料码垛的位置精度不高。物料容易出现倾斜的现象,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路况造成的颠簸会使物料发生倒塌或相互挤压,不利于物料的运输和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装车以提高装车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的悬臂式全自动装卸车设备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悬臂式全自动装卸车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动力控制系统、整体调度系统和车况检测系统;
所述的动力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实现将货物自动放上托盘并带动货物跟随托盘移动而提供动力的运输动力组件、用于实现将货物从托盘上转移而提供动力的上料动力组件和用于实现将转移后的货物运送至货车车厢内并进行码垛的码垛动力组件;
所述的整体调度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IC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智能网关和与动力控制系统传动连接的执行单元;所述的智能网关通过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有用户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所述的车况检测系统包括与动力控制系统传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货车车厢移动的执行机构和设置在执行机构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利用动力控制系统分别在物料装入托盘、物货运输、将物料从托盘取出、将物料转移到车厢内码垛等物料转移的过程提供动力,并根据输出的动力大小调整至物料码垛的速率与物料转移的速率相同。IC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车辆信息进行核对,核对以后录入相对应的装货信息,并以此生成IC卡,IC卡中寄存着车辆信息以及需要所装的物料的种类、数量等信息。货车司机拿到IC卡后进入装车区域进行装货,在IC读卡器上进行刷卡识别信息,IC读卡器把信息传送到物料库,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相关设备提醒取货人员进行取货。通过设置车况检测系统以测出车厢内部空间的尺寸,从而便于对空间的利用进行规划以提高车厢内部空间利用率,并且便于确认货物码垛的数量以及合理地安排货物码垛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码垛的效率以及精度,实现自动化生产。
所述的执行单元包括与运输动力组件传动连接以实现将货物自动放上托盘并带动货物跟随托盘移动的运输机械手、与上料动力组件传动连接以实现将货物从托盘上转移而提供动力的上料机械手和与码垛动力组件传动连接以实现将转移后的货物运送至货车车厢内并进行码垛的码垛机械手。利用机械手实现物料的转移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连续工作而提高码垛的效率。
所述的执行单元还包括设置在上料机械手与码垛机械手之间的皮带传送单元;所述的动力控制系统还包括驱动皮带转动的皮带驱动电机。以此便于使物料在上料机械手与码垛机械手之间的转移能够有过渡缓冲的时间,便于调整码垛与送料的频率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出现货物堆积或机械手闲置的现象,利用进行皮带能够实现长距离的传输,从而将上料机械手与码垛机械手分隔,避免上料机械手与码垛机械手在运转的时候造成干涉而影响运转。
所述的距离传感器设置在码垛机械手上。以此使距离传感器与码垛机械手能够共用同一套驱动系统以降低设备生产制造的成本,并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在码垛的同时能够利用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码垛机械手上的货物与车厢内货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码垛的精度,避免货物出现碰撞的情况。
所述的动力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码垛机械手传动连接以驱动码垛机械手转动的码垛机械手转动驱动装置。以此便于调整货物的角度,从而当车辆停靠位置偏斜而导致车厢位置偏斜时,能够通过调整货物的角度来提高货物码垛的位置精度,避免货物与车厢之间存在偏斜而导致货物占用的空间增大。
所述的距离传感器有五个且以执行机构上的同一点为坐标原点按照前、后、左、右、下五个方位排列设置在执行机构上。以此能够通过一次性检测即可测出车厢尺寸,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及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汇久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汇久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站智能化机房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戴式机器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