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387.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程联忠;于彦波;潘远见;李振军;王锡静;王贵群;杨梓;吴华伟;王京蕾;夏泽民;孙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介质 降温 空气冷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包括管束及中心支柱上端的抽吸风扇,其特点是:由两个所述管束与一组百叶窗组成一个管束三角,每一所述管束三角包括两个所述管束侧面和1个所述百叶窗侧面,所述管束三角采用独立支撑固定。由一组管束三角与其布置区域上方的一个抽吸风扇及附属部件构成一个空气冷却模块,由多个所述空气冷却模块串接构成一行空气冷却设备。适合于多种生产工艺要求,设备造价较低,安装施工灵活、方便,可以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水源热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热交换设备主要是用于电力、化工、生物、钢铁等不同的过程中借助环境空气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可以被视为空冷的热交换器的特殊应用方式。目前,热交换器基本上由热交换管构成,这些热交换管由于空气的导热性差为了提高热传递而在外侧上设有散热片。借助热交换器通过导热和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空气上经常也被称为干法冷却。空冷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通过焊入平坦的、打孔的、厚壁的且也被称为管底的板材中整合成所谓的束。这些束被称为散热管束或管束。
需冷却的流体通过在下部焊接到管底上的进口管道而流向热交换器束。流体在热交换器束中经过一个往返双流程经由下部焊接到管底上的出口管道而排出。
借助抽吸设置或挤压设置的鼓风机来输送冷却介质空气穿过热交换器束,常用的结构为顶盖结构,在这种设置结构中,抽吸风扇以挤压的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的上方。由一支撑结构承载具有抽吸风扇的、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其中,抽吸风扇由抽吸风扇柱承载。
目前上述技术只有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公开,如何将上述技术应用于使较高温空气(35℃左右)降温至常温(25℃左右) 的空气冷却设备,这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现有的水冷湿式冷却需专用机房、冷却水泵等设备,采用水冷湿式冷却需要循环水,水资源消耗大,且会对水资源造成热污染。冬季运行易形成飘雾、冰挂。而且水冷湿式冷却不宜采用钢结构结构,工程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适合于多种生产工艺要求,设备造价较低,安装施工灵活、方便,可以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水源热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包括管束、所述管束布置区域的上方设置的抽吸风扇,所述抽吸风扇固定在一中心支柱的上端,所述中心支柱下端为固定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所述管束与一组百叶窗组成一个管束三角,每一所述管束三角包括两个所述管束侧面和1个所述百叶窗侧面,所述管束三角采用独立支撑固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由一组管束三角与其布置区域上方的一个抽吸风扇及附属部件构成一个空气冷却模块,由多个所述空气冷却模块串接构成一行空气冷却设备。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冷却模块中的一组管束三角是由若干个管束三角平行排列成两行形成其布置区域。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冷却模块的两侧设置隔墙,所述空气冷却模块中间设置中间隔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束三角由支撑托架支撑,所述支撑托架与混凝土基础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管束均为双流程,所述管束下端部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占用专门机房、泵房等,无需水资源消耗,节约水资源,冬季无飘雾、冰挂等现象,可以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水源热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未经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分的帽式虚拟现实眼镜
- 下一篇:螺旋定位式不锈钢尾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