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5818.5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1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颈静脉插管 双腔 本实用新型 回流管 引流口 加强弹簧片 螺旋加强丝 插管主体 回流口处 吸引接口 高弹性 回流口 管腔 医疗器械领域 回流接口 一体成型 高柔性 内侧壁 外侧壁 并发症 插管 断开 变形 堵塞 伸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双腔颈静脉插管,包括插管主体,插管主体具有一根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吸引接口,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口,引流管内设有螺旋加强丝;引流管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设有从引流管的吸引接口附近伸出的回流接口,回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开设在引流管中部外侧壁上的回流口;引流管上位于回流口处的螺旋加强丝断开,且在引流口和回流口处分别设有引流口加强弹簧片和回流口加强弹簧片。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节省时间,在保证了双腔颈静脉插管高柔性的同时,提高了管腔的弹性,有效避免了插管管腔在使用过程中因变形而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插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
背景技术
静脉到静脉体外膜式氧合(V-V ECMO)是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来弥补肺功能不足的医疗手段。
传统的静脉体外膜式氧合是通过双部位插管实现的,将股静脉的静脉血引流出来通过离心泵驱动至专用膜肺,氧合成动脉血泵入颈静脉,以达到弥补自体肺氧合不良的目的。操作时,用穿刺针刺入颈静脉,确认穿刺无误后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探入颈静脉,然后在导丝引导下将单腔颈静脉插管植入右心房;同理,将穿刺针刺入股静脉,确认穿刺无误后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探入股静脉,然后在导丝引导下将单腔股静脉插管植入股静脉直至右心房;置管完毕后,将双部位插管连入已预充排气的V-V ECMO系统,系统运行后需观察管路状况以判断插管位置有无明显不妥,此外仍需拍片确切确认插管位置是否合适。
但这种传统的方法有如下明显缺陷:
1)可能存在严重的再循环。因为股静脉是将插管从股静脉引至右心房,有可能颈静脉泵入的动脉血直接被股静脉插管又引流至体外环路而没有进入身体。
2)操作部位较多。这种方法至少在颈静脉和股动脉两处进行操作,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出血等相应并发症也会增加。
3)股静脉插管不利于患者活动和医护人员管理,离污染区近容易感染。
另外,由于插管是插入血管中使用的,而人体血管通常是非线性的,因此需要插管具有高柔性来满足插入血管的需要。然而,高柔性的插管虽然增加了插管使用的灵活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因扭结或变形而导致管腔堵塞。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体外膜式氧合采用双部位插管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插管主体的引流管内一体成型出回流管,采用颈静脉一次插管即可实现静脉体外膜式氧合,再循环相应明显减少,操作更加简单,仅需在颈静脉一处操作,并发症少,节省时间,并且患者可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同时在插管主体内设有螺旋加强丝及加强弹簧片,在保证了双腔颈静脉插管高柔性的同时,提高了管腔的弹性,有效避免了插管管腔在使用过程中因变形而堵塞。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包括插管主体,所述的插管主体具有一根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吸引接口,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口,所述的引流管内设有螺旋加强丝;所述的引流管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的一端设有从引流管的吸引接口附近伸出的回流接口,回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开设在引流管中部外侧壁上的回流口;所述的引流管上位于回流口处的螺旋加强丝断开,且在引流口和回流口处分别设有引流口加强弹簧片和回流口加强弹簧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的中部还设有血管引流口,该血管引流口位于回流口的后部,所述的引流管上位于血管引流口处的螺旋加强丝断开,且在血管引流口处设有血管引流口加强弹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5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