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5747.9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仲瑞;杜永华;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2611 辽宁省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机构 气动 夹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用于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或机械手臂完成自动夹取及释放料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生产厂的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使用机器人或机械手臂来代替人工操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在机器人或机械手臂上安装上用于快速拾取料片的端拾器,而气动夹钳就属于其中一种端拾器。公开号为CN203077293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气动夹钳,该气动夹钳尽管已经大批量应用,但随着生产数量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该气动夹钳的弊端也越发明显。
该气动夹钳所处的工况条件通常比较恶劣,常会伴有大量的金属粉尘颗粒,而气动夹钳的上颚及下颚想要配合完成夹持或松开动作,还需要上颚及下颚上的凸轮曲线槽一同配合才能实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金属粉尘进入凸轮曲线槽内,从而造成气动夹钳的运动越发的卡滞,此时就需要停线清理,从而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凸轮曲线槽需要与上颚和下颚进行一体式加工,导致气动夹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对于恶劣的工况条件适应性更强,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夹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包括气缸、U型座、动颚、静颚、转接块、第一铰轴、链板、第二铰轴及第三铰轴;所述气缸与U型座的底板固连在一起,在U型座的底板上开设有活塞杆通过孔,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活塞杆通过孔延伸至U型座内侧,所述转接块固连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在所述U型座的两条U型臂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腰形导向槽孔,所述第一铰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腰形导向槽孔内,第一铰轴相对于腰形导向槽孔具有滑动自由度;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接块与第一铰轴相连,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铰轴相垂直;所述第二铰轴固连在U型座的两条U型臂板之间,且第二铰轴位于腰形导向槽孔下方;所述第二铰轴与第一铰轴相平行;所述动颚的尾端套装连接在第二铰轴上,动颚相对于第二铰轴具有摆转自由度;所述链板一端套装连接在第一铰轴上,链板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与动颚的颚臂相连;所述第三铰轴与第一铰轴相平行;所述静颚固定设置在动颚下方的U型座底部。
在所述动颚及静颚上均设置有可拆卸式钳头,且可拆卸式钳头采用伸缩量可调结构。
在所述第一铰轴的两端均套装有滚动导向套,第一铰轴通过滚动导向套与腰形导向槽孔滑动配合。
在所述U型座外侧配装有防护罩。防护罩具体可采用镜面不锈钢材料,不但防尘还可隔绝热辐射。
当动颚与静颚处于夹持动作时,所述第一铰轴位于第三铰轴正上方,所述链板对动颚的颚臂形成自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对于恶劣的工况条件适应性更强,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夹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动颚与静颚处于分离状态)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铰链机构式气动夹钳(动颚与静颚处于夹持状态)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U型座,3—动颚,4—静颚,5—转接块,6—第一铰轴,7—链板,8—第二铰轴,9—第三铰轴,10—活塞杆通过孔,11—腰形导向槽孔,12—可拆卸式钳头,13—滚动导向套,14—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5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