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4826.8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8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晚生;邓皓;王璋元;赵旭东;林楚源;陈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制冷器 太阳能光伏板 墙体 模块化 调湿 调温 太阳能 隔板 上通道 下通道 风机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规模化生产 装配式建筑 风机连接 开合装置 水平设置 冷热管 上端 隔开 冷端 热端 下端 能耗 供电 进出口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包括:墙体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太阳能光伏板,墙体内设有上通道和下通道,其进出口均设有开合装置,上通道和下通道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上下隔开,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隔板上,半导体制冷器的上端为热端、下端为冷端,半导体制冷器的两端均连接有风冷热管散热器和风机,太阳能光伏板分别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风机连接,且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风机和半导体制冷器均可由太阳能光伏板供电,因此可有效降低其能耗。此外,将太阳能光伏板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墙体进行上述结构的结合,制成模块化的太阳能调温调湿墙,易于规模化生产以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温调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制冷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半导体制冷有降温迅速、无噪声与环境污染、结构紧凑、体积小、冷量调节范围宽、易实现高精度控制等优点,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医疗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现有的调温调湿设备主要是安装于已建成的建筑内,例如传统的空调,其不仅安装不便,而且功耗通常较大,此外空调的室外机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而且室内机需要占据室内的空间,不利于室内空间的优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以提高空调系统和建筑一体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可以有效解决空调系统和建筑结合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包括:墙体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墙体内设有上通道和下通道,其进出口均设有开合装置,所述上通道和所述下通道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上下隔开,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上端为热端、下端为冷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两端均连接有风冷热管散热器和风机,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分别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及所述风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墙体为泡沫陶瓷墙体。
优选地,所述墙体上侧设有暖风出口和冷风出口,所述暖风出口和所述上通道连通,所述冷风出口和所述下通道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墙体的外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靠近所述暖风出口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分别和所述上通道以及所述下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靠近所述冷风出口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和所述上通道以及所述下通道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暖风出口和所述冷风出口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均设有双层百叶。
优选地,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太阳能调温调湿墙,包括:墙体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太阳能光伏板,墙体内设有上通道和下通道,其进出口均设有开合装置,上通道和下通道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上下隔开,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隔板上,半导体制冷器的上端为热端、下端为冷端,半导体制冷器的两端均连接有风冷热管散热器和风机,太阳能光伏板分别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风机连接,且设置在墙体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4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