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光装置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4614.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3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杨杰;卢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光 装置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光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成了生活、工作中的常用设备,这些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都会有黑边,该黑边为黑色矩阵(Black Matrix,BM)区,BM区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屏幕漏光。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尽量缩小终端设备BM区的宽度,从而提高BM区的防漏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防漏光装置和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漏光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边缘下方的承载面板、位于所述承载面板下方的背板、以及遮光密封件;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发光区;
所述承载面板与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间隙形成漏光区;
所述遮光密封件覆盖在所述漏光区朝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侧。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承载面板通过密封胶粘贴;
所述遮光密封件粘贴在所述密封胶朝向所述漏光区的一面。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承载面板、所述遮光密封件之间的贴合面均为光滑平整的平面。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为双面胶。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密封件延伸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发光区之间的缝隙中。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密封件为黑色的遮光胶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胶带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胶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密封件的宽度大于所述漏光区的宽度;
所述遮光密封件的厚度为0.05mm。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漏光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承载面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背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与背板之间的空间被设置为发光区,背板相当于整个防漏光装置的支架,通常情况下,发光区与承载面板之间会存在间隙,该间隙会漏光,形成一个漏光区,在漏光区朝向液晶显示面板的外侧覆盖一层遮光密封件,可以有效防止屏幕边缘的漏光现象。
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密封胶来粘贴液晶显示面板与承载面板,并且,遮光密封件粘贴在密封胶朝向漏光区的一面,不仅能够达到牢固粘贴的效果,还可以防止灰尘、液体等进入防漏光装置中,密封效果好。
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胶与液晶显示面板、承载面板、遮光密封件之间的贴合面均为光滑平整的平面,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承载面板、遮光密封件之间的黏贴紧密牢固,不易松动,而且,遮光效果更均匀。
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胶为双面胶,粘贴效果好,成本低。
一个实施例中,遮光密封件延伸至液晶显示面板与发光区之间的缝隙中,避免了若遮光密封件松动或左右移位后出现漏光的现象。
一个实施例中,遮光密封件为黑色的遮光胶带,黑色的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最佳。
一个实施例中,遮光胶带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胶带。PET胶带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防漏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防漏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晶显示面板;
2:承载面板;
3:背板;
4:遮光密封件;
5:发光区;
6:漏光区;
7: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4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