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01915.7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5 | 分类号: | H01R13/6585;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何晖 |
| 地址: | 5238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可供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以下简称USB)规格的电连接器结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谓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传输界面之一,由于USB界面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个不同工作场域都随处可见USB的踪迹。不论是家庭的核心娱乐装置如电视、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或是办公室的工作用计算机、打印机,乃至于汽车的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时常都依赖USB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任务。
除了提供方便、快速而又可靠的数据传输外,USB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多媒体电子装置接口的相互连接来进行电力传输,也就是所谓的充电。然而,目前的USB充电最高仍只能提供到7.5瓦的电力,这样的供电规格进化虽然能符合手持式可携装置如手机或音乐媒体播放器(MP3)的充电需求,但通常需耗时较长,且要能满足大尺寸并需消耗较大功率产品如屏幕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的供电,则是稍嫌不足。
为了更加普及USB在不同装置供电上的应用,并提供携带方便及更轻薄的多媒体电子产品,同时减少因USB插入方向或接线方向错误而发生无法传输的情况,全新的通用串行总线Type C便应运而生。USB国际制定标准协会(USB-IF)于日前宣布了这项名为USB Type C接口的标准规范,旨在通过高达100瓦的电力传输量,让各种装置均能通过单独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使其缩短装置充电时间的优点,更能优化行动应用的便利性。
另外,USB Type C接口将支持各种设备的全新超薄设计,从手机、平板计算机、二合一产品、笔记本电脑到桌面计算机以及其他众多更具体用途的设备。
这项采用业界新标准的薄型接口可以传输数据、电力和视讯,将成为人们结合各种设备传输所需的唯一接口,由于传输数据量的同步大量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相对应的电磁辐射,以致干扰其它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有鉴于此,业界普遍都会以接地方式来降低电磁干扰(EMI)的产生。
但,USB Type C接口由于其导电端子数量较多,且体积也随着变小,除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克服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外,如何解决在端子数量多的情况下还能稳定制作组装,将会是此产品亟需克服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仍有诸多缺陷,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所衍生的各项缺陷,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以通过插接组合方式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设置于电连接器上的盖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两侧分别形成一可供对接组装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对应的后端,该前端上设有一插接槽,该后端上则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容置槽,而该导电端子容置槽自后端贯穿前端;一屏蔽板,该屏蔽板包括有两个夹持部及连接两个夹持部的连接部,该夹持部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使得该屏蔽板通过插接部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槽内固定;多个导电端子,其包括有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该导电端子自基座后端插设组装定位,组装后的接触部外露于该基部前端,焊接部则外露于基部后端;一绝缘罩体,该绝缘罩体前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端子槽,而绝缘罩体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开槽,又该容置空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的夹持部朝容置空间弹性延伸设置,该绝缘罩体插设组装于该基座前端,并通过上述端子槽及开槽分别容置该导电端子及该屏蔽板,组装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及屏蔽板两侧的接触部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一遮蔽壳体,罩覆该绝缘罩体及基座前缘;使其与绝缘罩体前端形成一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插接口,借以供对接连接器电性插接;通过上述组件分别插设组装,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其中,该基座的插接槽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至后端的插接口,而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使得该屏蔽板通过插接部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口。
其中,该基座外缘设有至少一凸部,而该遮蔽壳体两侧则分别设有与基座凸部相对应的穿孔。
其中,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
其中,该绝缘罩体的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能够容置导电端子的端子槽。
其中,该绝缘罩体的盖体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上、下两侧,使其分别形成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1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