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活动搁脚架的可调节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1512.2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韦伍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伍妹 |
主分类号: | A47C7/50 | 分类号: | A47C7/50;A47C1/03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103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搁脚架 可调节座椅 活动搁脚 连接位 搁脚 睡姿 躺姿 坐姿 办公用品领域 本实用新型 操作装置 侧挡结构 活动变形 活动连接 生理需求 作用实现 椅面轴 靠背 椅面 家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和办公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活动搁脚架的可调节座椅,包括支柱、椅面、靠背、搁脚架和侧挡结构,搁脚架部分与椅面轴式活动连接,通过操作装置作用实现搁脚架在收折位和连接位之间切换,当位于收折位时,可方便使用者在坐姿时搁脚,当位于连接位时,可方便使用者在睡姿或躺姿时搁脚。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搁脚架存在不方便活动变形的缺陷,以满足使用者在保持坐姿、躺姿和睡姿等不同姿态时的生理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带活动搁脚架的可调节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座椅一般包括支柱、椅面、靠背、搁脚架和扶手等结构,扶手一般固定于椅面两侧,起到防护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搁脚架存在不方便活动变形的缺陷,需要克服该缺陷,以满足使用者在保持坐姿、躺姿和睡姿等不同姿态时的生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活动搁脚架的可调节座椅,包括支柱、椅面、靠背、搁脚架和侧挡结构,搁脚架部分与椅面轴式活动连接,通过操作装置作用实现搁脚架在收折位和连接位之间切换,当位于收折位时,可方便使用者在坐姿时搁脚,当位于连接位时,可方便使用者在睡姿或躺姿时搁脚。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搁脚架存在不方便活动变形的缺陷,以满足使用者在保持坐姿、躺姿和睡姿等不同姿态时的生理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活动搁脚架的可调节座椅,包括支柱、椅面、靠背、侧挡和搁脚架,椅面位于支柱之上,靠背与椅面后端连接,靠背和椅面之间的角度可活动调节;所述侧挡一端固定连接靠背,另一端活动连接椅面,当靠背与椅面夹角增大时,侧挡活动运动后仍然位于椅面和靠背之间,能更好地对身体躯干部以上的部位进行防护;所述搁脚架位于椅面前端,包括主体架和操作装置,所述主体架上端两侧支架和椅面轴式活动连接;所述操作装置包括L型操纵杆、固定杆和复位杆,L型操纵杆和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顶端轴式活动连接于椅面支架下部的倒U型结构内,固定杆下端和复位杆轴式活动连接,复位杆另一端和搁脚架中间支架轴式活动连接;所述L型操纵杆在和固定杆连接的部位设有锁止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抬L型操纵杆,和L型操纵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随之带动复位杆向上运动,直至搁脚架和椅面持平形成平面,此时L型操纵杆的锁止件运动到倒U型结构的后部,受U型结构顶部阻挡,此时搁脚架呈连接位,即保持搁脚架和椅面持平形成平面的状态,满足使用者躺姿和睡姿时的生理需求;下压L型操纵杆,和L型操纵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随之带动复位杆向下运动,直至搁脚架和椅面呈夹角状态,此时L型操纵杆的锁止件运动到倒U型结构的前部,受U型结构顶部阻挡,此时搁脚架呈收折位,即搁脚架和椅面形成夹角的状态,满足使用者坐姿时的生理需求。
优选地,所述锁止件为弹性锁止件,受力下压时高度降低,未受力时高度升高。
优选地,所述侧挡外侧设有储物袋,方面躺下时放置书、手机等物品,更加方便实用。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上设有可控制椅面上下活动的装置,如市场上常见的气杆控制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操作装置作用实现搁脚架在收折位和连接位之间切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搁脚架存在不方便活动变形的缺陷,以满足使用者在保持坐姿、躺姿和睡姿等不同姿态时的生理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椅面和搁脚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型操纵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伍妹,未经韦伍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1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