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1461.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超;姜伟清;吴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丰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04;H01R13/506;H01R13/52;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芯 连接器 板端 线端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信号 控制器 传送 容纳 导线插孔 导线端子 线端壳体 内导线 插接 插孔 对插 滑槽 空腔 通孔 柱状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包括板端和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胶芯,所述胶芯包括与线端对插的前端胶芯和与控制器内导线插接的后端胶芯,所述后端胶芯呈一柱状,其中间开设有若干个与导线端子匹配的插孔,所述前端胶芯底部对应每一个所述导线插孔设有通孔,所述前端胶芯的前端为容纳线端胶芯插入的空腔,所述前端胶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线端壳体的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胶芯结构,简化了板端结构,缩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实现在控制器内的安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总线与支线之间、被阻断及孤立不通电路中的重要桥梁。在保证设备的持续可靠运转中,对于连接器,首要的要求是连接关系稳定,不易脱离;同时这些插头插座(或公端母端)通常要使用比较长的时间,又要求连接器要结实耐用,防水防尘,适合各种室外恶劣环境的需要。
通常,对插式连接器包括公端25及母端26,两者对插后实现内部胶芯的连通,常规的胶芯一般包括内胶芯、外胶芯,端子插入内胶芯中的插孔内,内、外胶芯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对应每一个插孔、外胶芯上还设有绝缘层28,在绝缘层的外围还会设置导向层27,以便于公、母端的对插,如图6所示。同样的结构,当运用到控制器中时,就存在着不可行性,从安装的角度来说,板端(即位于控制器内的连接端),由于控制器内空间有限,现有的板端连接器无法容纳进去,从使用角度来说,由于控制器内导通的一般为低电流低电压,在5A~10A之间,250W左右,而现有的连接器适用于20A~30A,450W左右的电路,因此在连接器的结构上会考虑各线芯之间相互独立性(需要设置独立的绝缘层),避免干扰,对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就不需要注重这些,可简化结构,以此降低成本,缩小体积。
因此,需要一款适用于控制器使用的连接器,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通过结构的改良,缩小体积,可安装于控制器内,适于低电流低电压缆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包括板端和线端,所述板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胶芯,所述胶芯包括与线端对插的前端胶芯和与控制器内导线插接的后端胶芯,所述后端胶芯呈一柱状,其中间开设有若干个与导线端子匹配的插孔,所述前端胶芯底部对应每一个所述插孔设有通孔,所述前端胶芯的前端为容纳线端胶芯插入的空腔,所述前端胶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线端壳体的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胶芯与后端胶芯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端胶芯外缘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该凸起匹配的滑道及固定孔,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孔卡合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端胶芯与前端胶芯的连接端面上设有防呆柱,所述前端胶芯底部设有与该防呆柱配合的防呆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缘面上设有限位台阶,将外壳内分隔为前腔室与后腔室,所述前端胶芯底部外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抵于所述后腔室侧的所述限位台阶上,前端胶芯前端位于前腔室内,所述后端胶芯位于后腔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端的壳体外套设有一锁扣套筒,所述线端的壳体上设有与该锁扣套筒连接的弹性卡扣组合,所述锁扣套筒上设有与弹性卡扣组合配合的扣槽,所述前端胶芯外缘面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组合连接的滑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卡扣组合为双层弹性扣,上层弹性扣与所述锁扣套筒的扣槽配合,下层弹性扣与所述前端胶芯的滑扣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胶芯靠近所述线端插入侧的外缘面上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内凹槽上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密封环上设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丰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丰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1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电器的插座盒、插座组件及家用电器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