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0656.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龙;赵维;何晨光;张康;贺龙飞;陈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23/373 | 分类号: | H01L23/373;H01L29/06;H01L21/335;H01L29/77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面 板结 hemt 器件 | ||
1.一种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该HEMT器件为MIS结构HEMT器件或增强型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该HEMT器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背面场板(1)、衬底(2)、缓冲层(3)、第一半导体层(4)和第二半导体层(5),所述第二半导体层(5)上设置有漏极(6)和源极(7),所述第一半导体层(4)与第二半导体层(5)为异质结构且在两者的界面处形成有二维电子气沟道,所述漏极(6)和源极(7)与第二半导体层(5)形成欧姆接触并通过所述二维电子气沟道相连接;其中,
当HEMT器件为MIS结构HEMT器件时,所述第二半导体层(5)位于漏极(6)与源极(7)之间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层栅极氧化层(9),所述栅极氧化层(9)上设置有栅极(8);
当HEMT器件为增强型HEMT器件时,所述第二半导体层(5)位于漏极(6)与源极(7)之间的表面上设置有栅极(8),且所述栅极(8)与第二半导体层(5)形成肖特基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场板(1)为单层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或者,所述背面场板(1)为双层或多层的高导热性金属材料,所述双层或多层的高导热性金属材料的导热率往远离衬底方向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为AlN缓冲层、GaN缓冲层或AlGaN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4)为GaN层或AlGaN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5)为AlGaN层、AlN层、AlInN层或AlInGaN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场板(1)采用电镀法、电子束蒸发法、溅射法、气相沉积法或原子层沉积技术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场板结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场板(1)接入与栅极(8)相同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06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