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00320.X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明;王军瑞;王广健;张业儒;张祎;王和平;王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E21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欠挖爆孔 钻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包括电机部、手柄部、长嘴和钻头,电机部的一侧设有撑杆,撑杆的一端设有靠垫,撑杆与电机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电机部的对侧设有手托,手托的外侧面环绕设置有防滑拖链,手托的侧面安装有传动扣,传动扣嵌套设置于手托中,并与手托活动连接,长嘴设置于传动扣的一侧,且长嘴的一端嵌入设置于传动扣内,并与传动扣卡合,长嘴的端部设有螺旋固定部,具有效降低了施工喷射混凝土用量,缩短了喷射混凝土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超欠挖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以设计开挖轮廓线为基准,在基准线以内的部分称为欠挖。
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 201511011424.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检测杆,结构包括:传感器模块:由三轴磁阻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用于获取钻孔角度原始信息;A/D转换模块:将传感器模块检测的钻孔角度原始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滤波模块:接收A/D转换模块的数字信号,通过有效滤波算法得到去噪后的钻孔角度原始信息;控制模块:包括磁场强度运算和偏转角运算,通过对滤波模块的钻孔角度原始信息进行运算,得到钻孔检测杆所检测的钻孔角度;无线模块:将钻孔角度发送至手持终端。本实用新型对隧道超欠挖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对钻孔精度进行辅助控制、测试成孔精度。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一:隧道超挖现象严重,喷射混凝土超方量居高不下;其二:初支结构面凹凸不平;其三: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具有效降低了施工喷射混凝土用量,缩短了喷射混凝土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隧道欠挖爆孔钻孔装置,包括电机部、手柄部、长嘴和钻头,电机部的一侧设有撑杆,撑杆的一端设有靠垫,撑杆与电机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电机部的对侧设有手托,手托的外侧面环绕设置有防滑拖链,手托的侧面安装有传动扣,传动扣嵌套设置于手托中,并与手托活动连接,长嘴设置于传动扣的一侧,且长嘴的一端嵌入设置于传动扣内,并与传动扣卡合,长嘴的端部设有螺旋固定部,钻头嵌套设置于螺旋固定部上,电机部的底部设有手柄部,手柄部的底端设有把手,把手的一侧设有电机开关,电机开关的顶端设有减速控制开关,减速控制开关和电机开关均与电机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钻头的侧面均设有对称的侧磨刀,侧磨刀之间的中间位置形成镂空的留孔腔,留孔腔的直径不小于32mm。通过设置的留孔腔依据围岩实际情况缩小周边眼间距、降低单孔药量的原则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通过与民爆公司、架子队沟通,调整爆破参数,最终确定通过留孔腔的直径不小于32mm,实现周边眼间距40cm和底板眼增加至20个,单孔掏槽眼装药量3.1kg,周边眼装药量1.5kg,辅助眼装药量2.2kg达到了最优效果,解决了原爆破参数设计周边眼间距过大、孔深较长,且单孔装药量过大,在拱脚处地板眼间距较大,容易产生超挖现象,同时采用雷管起爆容易出现局部超挖现象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长嘴的长度为4m,通过设置的长嘴,实现爆孔孔深3.4m,掏槽眼孔深4.0m,解决了当相邻段位炮孔起爆时小于50ms时,振动波会在围岩中产生叠加作用,从而加大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使超挖增大,隧道成型变差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钻头的底部设有旋扣,长嘴与钻头通过旋扣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钻头在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用等差雷管、半秒雷管和毫秒雷管所做的现场对比实验表明,以等差雷管爆破效果最好、振动最小,同时,为防止周边眼挂孔及超挖,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进行起爆,常规爆破作业装药方式有体积不耦合装药、间隔装药、连续装药等几种方式,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最适合我部药包直径为32mm、装药方式为间隔装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0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传染病水域检测用采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