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9510.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宏涛;艾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14;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面 导光板 模具 导光板组件 开口 侧面设置 电路板腔 半模 腔部 本实用新型 柔性电路板 萤火虫现象 背光模组 边缘设置 相对设置 侧面 两半模 进胶 腔体 翘起 制作 连通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两半模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导光板腔部、电路板腔部和LED灯腔部;导光板腔部是由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面以及与两个底面分别相连接的四个侧面形成的腔体,一个侧面设置有与LED灯腔部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其他三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用于进胶的第二开口;两个底面中的一个底面在靠近第一开口的边缘设置有与电路板腔部相连通的缺口。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容易分离翘起,导致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不会自发光,通常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线,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LED(light-emitting diode)灯、电路板、导光板和一些光学膜片组,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装置视觉效果,作为点光源的LED灯排列在导光板的两边或一边,导光板把LED灯发出的光转换为面光源,导光板一般由高透光率的亚克力塑料制成,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大部分内部光线会在其平整表面上规则的全反射,而不会射出到导光板外部。导光板的底部印有导光点。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全反射条件从导光板正面射出。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LED灯焊接到柔性电路板上,然后在柔性电路板周围涂布双面胶,进而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板上,由于采用黏贴的方式固定,柔性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容易分离翘起,导致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
具体地,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LED灯12和电路板13,LED 灯12焊接在电路板13上,电路板13与导光板11之间用灯胶粘结,该步骤,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操作人员必须准确定位灯胶粘结的位置并控制灯胶用量的控制,否则电路板13容易与导光板11分离造成萤火虫问题,而且为了增加电路板13与导光板11之间的粘附力,还需要用治具加压,耗费时间长且成本较高。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萤火虫现象的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容易分离翘起,导致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作导光板组件的模具。
该模具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其中,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沿第一方向合模后,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之间形成模腔,模腔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光板腔部、电路板腔部和LED灯腔部;导光板腔部是由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面以及与两个底面分别相连接的四个侧面形成的腔体,四个侧面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交叉;第一侧面设置有与LED灯腔部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四个侧面中除第一侧面之外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用于进胶的第二开口;两个底面中的一个底面在靠近第一开口的边缘设置有与电路板腔部相连通的缺口;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时,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制作的导光板组件的导光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时,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制作的导光板组件的导光板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地,导光板腔部为长方体腔体;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9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移位式二次成型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双色后视镜饰条浇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