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阀座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7030.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兰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自高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F16K5/20;F16K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刘袁君,代述波 |
地址: | 64300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水 系统 专用 球阀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阀座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在引水、水电等项目上应用的类似设备主要有:一类设备为全液压控制驱动专用水电球阀,主阀多为止水环活塞式硬密封阀座的自控结构,阀门驱动需要液压源,因此主要应用于水利发电项目。第二类设备为智能电控或液控操作的整体式固定球阀,此类产品结构更简单,多为复合式阀座密封结构,在重要引水工程、发电项目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研发创新主要是针对第二类整体式固定球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阀座与阀体的密封常采用软密封圈,没有设计专门阻挡泥砂等杂质的结构,阀座的软密封圈常被泥砂等杂质卡塞甚至划伤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有效阻隔泥砂等杂质的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阀座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球体、设于阀体和球体之间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上具有台阶轴,台阶轴小端与阀体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设于第一密封圈与阀座组件台阶面之间,台阶轴大端与阀体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阀体上设置有沿阀座组件轴向抵压阀座组件台阶面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堆焊有与阀座组件结合的硬质合金层。
优选地,所述阀座组件包括支撑圈、固定在支撑圈上的压环和设置在支撑圈与压环之间的阀座,支撑圈、阀座和压环上分别设有与球体表面结合的第一球面、第二球面和第三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球面与球体表面的间距比第一球面与球体表面的间距小0.2~0.5mm,第一球面与第三球面为同一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采用芳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截面均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O型密封圈与弹簧的两端设置阻挡泥砂等杂物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防止泥砂等杂物与O型密封圈和弹簧接触,避免O型密封圈划伤和弹簧卡死;
二、阀门的阀体常采用碳钢,容易划伤和腐蚀,在密封面上堆焊硬质合金层,有效提高密封面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
三、阀座组件与球体之间设置三道密封面,所述的三道密封面分别为第一球面、第二球面和第三球面,第二球面为软密封,起主要密封作用,第一球面与第三球面为硬密封,可以刮除球体表面附着的泥砂等杂质,避免泥砂等杂质与第二球面接触,防止划伤第二球面而引起密封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球体,3-阀座组件,4-O型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弹簧,8-支撑圈,9-阀座,10-压环,11-第一球面,12-第二球面,13-第三球面,14A-硬质合金层A,14B-硬质合金层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球体2、设于阀体1和球体2之间的阀座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3上具有台阶轴,台阶轴小端与阀体1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和O型密封圈4,O型密封圈4设于第一密封圈5与阀座组件3台阶面之间,O型密封圈4至少设置有一个,图1为O型密封圈4数量为两个的实施例;台阶轴大端与阀体1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阀体1上设置有沿阀座组件3轴向抵压阀座组件3台阶面的弹簧7。
阀体1上堆焊有与阀座组件3结合的硬质合金层,如图1中硬质合金层A14A和硬质合金层B14B,阀体1一般采用碳钢材质,容易腐蚀和被划伤,密封面腐蚀和划伤后会引起泄露,在密封结合面堆焊硬质合金层可显著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表面硬度。
阀座组件3包括支撑圈8、固定在支撑圈8上的压环10和设置在支撑圈8与压环10之间的阀座9,支撑圈8、阀座9和压环10上分别设有与球体2表面结合的第一球面11、第二球面12和第三球面13;第二球面12与球体2表面的间距比第一球面11与球体2表面的间距小0.2~0.5mm,第一球面11与第三球面13为同一球面,防止第一球面11、第三球面13比第一球面11先与球体2球面接触,使得第二球面12不能充分压紧而密封失效;压环10和支撑圈8之间采用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自高阀门有限公司,未经自贡自高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7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