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温润滑作用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6693.4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董双良;李云龙;史慧硕;赵书新;李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降温 润滑 作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温润滑作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市面上常见板材的模具,其板材抗拉及屈服强度较低、板材自身硬度不高,所以模具自身的强度也不高。如果用普通模具来冲压不锈钢类板材,其模具极易磨损,特别是模具的凸凹模成型部位,由于凸模和凹模之间不断的迫使板料屈服成型,承担的压力较大、受压频繁,极易产生磨损,进而使得冲压出来的成品质量状态不好、产品不稳定。
因此,现在为了减少工序冲压模具磨损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良、不稳定,现自动化生产线上解决模具磨损导致产品质量不良、不稳定,是在自动化冲压设备安装一个自动在板料涂油的装置,或者安装特制喷油设备,在生产线外向利用压力泵向模具及板料上喷淋混合溶液。但此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板料涂油不均匀,浪费较多,喷淋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影响自动化生产,设备占用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2)人为产生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有时会有间断性的不合格产品产生,混合溶剂也不好的收集,二次利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冲压模具的润滑存在润滑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冲压模具的润滑存在润滑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润滑作用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还包括润滑装置,包括与液压泵连通的连接头、置于所述模具本体内的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穿过动模块并与冲压腔连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凸模和下凹模,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上凸模上,所述流通管路包括水平管路和竖直管路,所述水平管路的外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所述竖直管路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上凸模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凸模设置在上座上,所述上凸模的底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动模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直管路与所述容纳腔的上壁相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座通过两对称的支杆固定在模具支架上,所述上凸模设置在两所述支杆之间。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凹模内设有排液管路,所述排液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冲压腔和外界。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上设有均匀排列的导向杆,所述上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液压系统、模具控制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既解决了单工序中人工向不锈钢板料和模具涂抹混合溶液具有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可回收的问题,也无需在单独备安装自动涂油的装置,结构简单,也不会产生涂油不均匀、浪费多、喷淋效果不好、占用设备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润滑液可直接对动模块和冲压腔进行降温,并能有效减少模具磨损,优化了产品质量、提高人机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相对现有冲压技术得到有效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降温润滑作用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还包括润滑装置,包括与液压泵连通的连接头20、置于模具本体内的流通管路,流通管路穿过动模块41并与冲压腔连通。利用液压泵将润滑液泵入连接头20、连通管路内,然后冲压动作带动模块41发生动态变化,使得润滑液从动模块41内流出并进入冲压腔,对工作强度最大和最易磨损的部位进行润滑,并同时降温,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能延长使用寿命。
连通管路应有效躲避其他模具结构的零部件,同时要保证模具强度。同时应保证连通管路内的表面粗糙度,使得润滑液不会滞留、不会留下残渣,防止模具内部堵塞。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泵的转速,来控制润滑液的流量,避免混合溶液过多导致飞溅,污染其他位置甚至浪费溶液,也避免混合溶液过少不能起到对模具有效的降温润滑,导致模具磨损、成型产品不良。
如图2和图3所示,模具本体包括上凸模40和下凹模60,连接头20设置在上凸模40上,流通管路包括水平管路31和竖直管路32,水平管路31的外端与连接头20固定,竖直管路32的下端设置在上凸模40内。水平管路31方便与液压泵连接,而竖直管路32使得润滑液在液压泵的喷出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进入上凸模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6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械键盘
- 下一篇:一种气缸与模具相结合的成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