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96526.X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瑞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1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机床 冷却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包括冷却液仓和沉淀室,所述冷却液仓的内部设置有杂质过滤网,且冷却液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所述冷却液仓的顶部与进液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进液口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液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沉淀室左侧底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冷却液仓的出水口连通,且沉淀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该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使用后的冷却液进入冷却液仓,沉淀室使冷却液中的沉淀物得到沉淀,打开排污阀杂质通过排渣管进行排放,除屑室中的过滤层使冷却液中的溶解物得到过滤去除,并吸附冷却液中浮油,磁性过滤室能有效的吸附冷却液中的铁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按防冻剂成分不同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的冷却液。酒精型冷却液是用乙醇(俗称酒精) 作防冻剂,价格便宜,流动性好,配制工艺简单,但沸点较低、易蒸发损失、冰点易升高、易燃等,现已逐渐被淘汰;甘油型冷却液沸点高、挥发性小、不易着火、无毒、腐蚀性小,但降低冰点效果不佳、成本高、价格昂贵,用户难以接受,只有少数北欧国家仍在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是用乙二醇作防冻剂,并添加少量抗泡沫、防腐蚀等综合添加剂配制而成。由于乙二醇易溶于水,可以任意配成各种冰点的冷却液,其最低冰点可达-68℃,这种冷却液具有沸点高、泡沫倾向低、粘温性能好、防腐和防垢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冷却液。
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有大量的铁屑或者其他杂质和浮油存在,如果不及时过滤净化,会导致冷却液变质,使用周期变短,而且还会影响加工工件的精度,往往使用之后直接排放,无法做到再利用,造成了冷却液使用成本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有大量的铁屑或者其他杂质和浮油存在,如果不及时过滤净化,会导致冷却液变质,使用周期变短,而且还会影响加工工件的精度,往往使用之后直接排放,无法做到再利用,造成了冷却液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包括冷却液仓和沉淀室,所述冷却液仓的内部设置有杂质过滤网,且冷却液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所述冷却液仓的顶部与进液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进液口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液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沉淀室左侧底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冷却液仓的出水口连通,且沉淀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该沉淀室右侧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除屑室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除屑室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PE芯过滤层、蜂房芯过滤层、聚丙烯纤维滤芯以及浮油吸附层,且除屑室右侧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磁性过滤室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磁性过滤室右侧底部的出水口通过出液管与储液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储液箱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第一水管以及第二水管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以及第三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中部设置有排液阀。
优选的,所述排渣管的中部设置有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铁丝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液位计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指示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切割机床冷却液除屑装置,使用后的冷却液进入冷却液仓,沉淀室使冷却液中的沉淀物得到沉淀,打开排污阀杂质通过排渣管进行排放,除屑室中的过滤层使冷却液中的溶解物得到过滤去除,并吸附冷却液中浮油,磁性过滤室能有效的吸附冷却液中的铁屑,储液箱存储除屑后的冷却液,使冷却液可循环利用降低了其使用成本,并提高了切割机床的加工工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瑞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瑞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6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