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6014.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3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秀;李健;汪志刚;高向旭;李白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速仪 教学演示仪 筒体 动能定理 动能变化 外力做功 支撑杆 球体 动能 下端 底座 直观 本实用新型 对比测试 教学效率 接球装置 球网 改变量 刻度尺 两位置 上端 教学设备 做功 相等 测量 验证 测试 教学 学生 帮助 | ||
1.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测试球体(2)、刻度尺(3)、两端开口的透明筒体(4),所述测试球体(2)的直径小于透明筒体(4)的内直径,所述透明筒体(4)上设置有第一测速仪(5)、第二测速仪(6),所述第一测速仪(5)、第二测速仪(6)分别沿透明筒体(4)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当测试球体(2)在透明筒体(4)内下落的过程中经过第一测速仪(5)时,所述第一测速仪(5)用于监测测试球体(2)在此时的拥有的速度以及动能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在第一测速仪(5)的显示屏上,当测试球体(2)在透明筒体(4)内下落的过程中经过第二测速仪(6)时,所述第二测速仪(6)用于监测测试球体(2)在此时的拥有的速度以及动能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在第二测速仪(6)的显示屏上,所述第一测速仪(5)、第二测速仪(6)均为光电门测速仪,所述刻度尺(3)与透明筒体(4)互相平行且刻度尺(3)设置在透明筒体(4)的一侧,所述刻度尺(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透明筒体(4)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与透明筒体(4)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接球装置(8),所述接球装置(8)包括圆环(801)、接球网(802)、多个水平固定杆(803)、多个倾斜固定杆(804),所述接球网(802)为半球状,所述接球网(802)的开口边缘固定在圆环(801)上,水平固定杆(803)的一端固定在圆环(801)上,水平固定杆(803)的另一端固定在透明筒体(4)的下端,倾斜固定杆(804)的一端固定在圆环(801)上,倾斜固定杆(80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杆(7)的上端,圆环(801)、多个倾斜固定杆(804)、多个水平固定杆(803)共同围成一个锥形空腔,所述接球网(802)位于锥形空腔内且接球网(802)位于透明筒体(4)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网(802)的底部与支撑杆(7)上端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速仪(5)上设置有第一指针(9),所述第二测速仪(6)上设置有第二指针(10),所述第一测速仪(5)和第二测速仪(6)结构尺寸均相同,第一指针(9)在第一测速仪(5)上的位置与第二指针(10)在第二测速仪(6)上的位置相同,第一指针(9)、第二指针(10)分别与刻度尺(3)互相垂直,且第一指针(9)的针尖、第二指针(10)的针尖均与刻度尺(3)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速仪(5)、第二测速仪(6)均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透明筒体(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6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的合成教学演示仪
- 下一篇:一种学生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