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手势控制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95307.X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教文;李诗广;方中元;肖信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为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手势控制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技术、智能家居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并随着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在办公领域、医疗领域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急需一种智能程度高、功能丰富、性能强的升降控制系统。
现有的控制器多通过按钮进行控制,操作不方便。且按钮控制器需集成在待控制物体上,进而需要对待控制物体进行改造,使用成本高,而且会对待控制物体造成损坏。
现有的控制器散热效果不好,直接在控制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会导致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尤其是在不使用期间,外部灰尘进入会严重影响控制器的正常使用。
语音控制只能实现近距离控制,远距离无法接收到声音,使用不方便。而且在办公场所、图书馆、休息室等需要安静的区域,使用会打扰他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基于手势控制的控制装置,能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控制,使用灵活、自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手势控制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电路部分,所述电路部分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控制主板、手动控制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手动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控制主板的手势控制机构;该手势控制机构包括摄像头和连接摄像头的手势识别主板,该手势识别主板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旋转体、磁片组合及安装板;该磁片组合包括第一磁片和与第一磁片配合的第二磁片,所述摄像头本体可转动连接于旋转体顶面,第一磁片连接于旋转体底面;第二磁片嵌于安装板的顶面,安装板上设有可夹持于扁状物体上的夹件。本实用新型加设了手势控制机构,进而能实现手势控制;所述摄像头可获取使用者的手势,而手势识别主板可识别手势的含义,进行驱动控制;识别的准确性高,尤其适用于远距离控制;而且使用时,摄像头本体可绕旋转体自由旋转,使用灵活;安装的夹件可夹持于扁状物体,方便固定,进而方便移动摄像头的位置,使用方便、灵活;而且加设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在不用时,可取下带旋转体的摄像头本体,对摄像头本体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无需发出声音,即可实现控制,而且还能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控制,使用方便、简单,还灵活;所述手势识别机构无需对待控制物体进行改造,就可安装,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的底面位于第一磁片外围分布有插柱,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容纳第一磁片的磁片槽,所述第二磁片嵌于磁片槽底部;该磁片槽外围设有可与插柱插接的插柱槽。加设插柱、磁片槽、插柱槽进一步提高了旋转体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孔,所述壳体位于散热孔处设有可移动遮挡散热孔的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一端穿出壳体外形成防脱部,防脱部的一侧设有可与壳体外壁插接的插部。使用时可拉出防尘板,使散热孔正常散热;而在不用时,可推动防尘板遮挡散热孔,进而起到防尘作用;使用灵活,自由,即能起到散热作用,又能保证防尘效果;而防脱部可防止整个防尘板进入壳体内,而且也方便手持操作;插部可保证防尘板挡住散热孔时的稳定性,避免整个防尘板掉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控制主板的AC-DC电源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手势控制,能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能根据需要移动摄像头位置,使用灵活、自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手势控制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0和电路部分,所述电路部分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控制主板1、手动控制机构2及驱动机构3。所述控制主板1连接手动控制机构2和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电机或者气缸,进而能驱动电机或者气缸动作。该电机或者气缸能驱动操作台、桌面或者床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为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为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5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