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套发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94618.4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9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宋雄兵;腾东;宋玉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展拓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套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领域,尤指一种铜套发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并通过设置在弧形凹槽内的发热线发热,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通过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有效增大了发热线的发热面积,解决了发热管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对发热线的利用率,发热效果良好,减少能源的损耗,且制作简易,通过发热线设置在弧形凹槽内,可以避免发热线与外界碰撞发生损坏,弹性增大槽具有柔韧的特点,通过开口可以套在比弹性增大槽内径大的主体表面,便于安装与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领域,尤指一种铜套发热管。
背景技术
发热管是一种管状发热的电热元件,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由于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方便,无污染,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加热场合。
传统发热管由金属管本体、穿过金属管本体的发热线以及灌装在金属管本体内的导热介质组成,金属管本体的两头为发热线的接线引出棒。
这种结构的发热管,在绕成异型管时,需要发热管金属管本体的两头接线,例如绕成螺旋状异型时会出现整个发热管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对发热管的加热均匀性造成影响,能量利用率低,且绕制不便,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套发热管,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能量利用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套发热管,包括有第一加热段、第一隔离套、第二加热段、第二隔离套、第三加热段和发热线,所述第一隔离套设置在第一加热段与第二加热段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套设置在第二加热段与第三加热段之间,所述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的表面均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所述发热线设置在弧形凹槽内,所述弧形凹槽的凹陷体积比发热线的体积大,所述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的一侧均设有弹性增大槽,所述弹性增大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弧形凹槽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独立感温探头,所述第一隔离套、第二隔离套的表面设有感温线探头孔,所述独立感温探头设置在感温线探头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的表面设有焊点,所述弧形凹槽通过焊点与发热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段的长度比第二加热段的长度长,所述第二加热段的长度比第三加热段的长度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并通过设置在弧形凹槽内的发热线发热,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通过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有效增大了发热线的发热面积,解决了发热管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对发热线的利用率,发热效果良好,减少能源的损耗,且制作简易,通过发热线设置在弧形凹槽内,可以避免发热线与外界碰撞发生损坏,弹性增大槽具有柔韧的特点,通过开口可以套在比弹性增大槽内径大的主体表面,便于安装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加热段;2.第二加热段;3.第三加热段;4.第一隔离套;5.第二隔离套;6.发热线;7.弹性增大槽;8.独立感温探头;9.焊点;10.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展拓电热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展拓电热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4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防噪音井盖
- 下一篇:一种盒装电池自动抓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