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睡眠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3491.4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储光明;徐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睡眠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作为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汽车内饰零件中占有重要地位。驾乘人员对头枕功能需求也不断提高,当驾乘人员在汽车座椅上睡觉时,由于进入睡眠状态后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一般会需要将头部靠向侧面的支撑物,而现有的乘用车头枕的前侧较为平坦,仅做到为头部提供后侧的支撑,缺少侧面的支撑物,驾乘人员容易失去平衡而惊扰睡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睡眠头枕,可以解决现有乘用车头枕的前侧较为平坦,难以支撑睡眠中的驾乘人员的头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头枕,包括:
一头枕主体,设于座椅的顶部;以及
装设于所述头枕主体前侧的前翼结构,所述前翼结构的部分可向前转动并固定,于所述前翼结构的前侧形成供承托头部的侧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现有的头枕前部加设部分可向前转动的前翼结构,使得头枕的前侧形成有供承托头部的侧支撑,从而使睡眠中的驾乘人员的头部不会滑落头枕,防止惊扰睡眠。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翼结构包括装设于头枕主体的前翼骨架和包覆于所述前翼骨架前侧的发泡结构。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翼骨架包括中心骨架和活动骨架,所述活动骨架铰接于所述中心骨架的第一侧边,且以所述第一侧边为轴向前转动并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前翼结构的前侧形成一供承托头部的侧支撑。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骨架为两个,铰接于所述中心骨架的两个侧边,所述活动骨架以所述中心骨架的对应的侧边为轴向前转动并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前翼结构的前侧形成左右一对供承托头部的侧支撑。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泡结构的前侧对应所述活动骨架与中心骨架的铰接处形成有凹陷。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骨架对应所述活动骨架的侧边设有限位件,所述活动骨架靠近所述中心骨架处设有抵靠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抵靠件之间留设有一定间隙,所述抵靠件随着所述活动骨架转动而靠近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抵靠件抵靠于所述限位件,从而限位所述第一活动骨架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抵靠件为具有一抵靠面的楔形结构,当所述抵靠件抵靠于所述限位件时,所述抵靠面与所述限位件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翼结构的后侧设有卡件,所述头枕主体的内部对应所述卡件设有卡槽,通过所述卡件卡合于所述卡槽从而将所述前翼结构装设于所述头枕主体。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件的端部具有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勾于所述头枕主体,从而实现所述卡件卡合于所述卡槽。
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主体面套,所述主体面套从所述头枕主体的上方套设并包覆于所述头枕主体的外表面,所述主体面套的底部设有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主体面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主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展开侧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爆炸分解示意图(省略了前翼面套和主体面套)。
图4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俯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的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主体面套套于头枕主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活动骨架转动前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前翼面套和发泡结构)。
图8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活动骨架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前翼面套和发泡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活动骨架转动前的俯剖视图(省略了前翼面套和发泡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活动骨架转动后的俯剖视图(省略了前翼面套和发泡结构)。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睡眠头枕中前翼面套、发泡结构和前翼骨架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后部填充结构10;容置空间11;
主体骨架20;容置空间21;卡槽22;连接孔23;
主体填充结构30;通孔31;
前翼骨架40;中心骨架41;卡件411;活动骨架42;铰接件43;
发泡结构50;凹陷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3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