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3150.7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皮明权;胡建新;赖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厨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邵涛;王春光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晶板 分体式电压力锅 电源板组件 加热底盘 热敏感 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 控制板组件 电连接 高压锅 底盖 分开使用 加热功率 可组合 上表面 上开口 下开口 风扇 上端 伸缩 侧壁 家用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加热底盘,加热底盘设有一主体以及一底盖,主体的上开口处放置有微晶板,其内腔中设有线圈盘、风扇以及能调节所述线圈盘加热功率的电源板组件,底盖与主体的下开口对应扣合;控制板组件,其安装于主体的侧壁上,电源板组件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热敏感温元件,能伸缩的安装于微晶板及线圈盘之间,其上端突出于微晶板的上表面,热敏感温元件与电源板组件电连接;高压锅,当高压锅放置于加热底盘的微晶板上时,其底部对应与热敏感温元件的上端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可组合工作,也可以分开使用,提高了产品在家用电器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尤其是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压力锅类产品,包括高压锅及电压力锅两种,其中,高压锅是利用外部加热源工作,在工作时依靠限压阀不断排汽来控压,在使用时容易污染室内环境,而且清洗麻烦,浪费能源,食物烹饪效果差;而电压力锅本身带有加热源,在停电时室外情况下无法工作,烹饪时的工作时间较长,存在寿命短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根据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其可组合工作,也可以分开使用,提高了产品在家用电器的竞争力,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其包括:
加热底盘,所述加热底盘设有一主体以及一底盖,所述主体的上开口处放置有微晶板,其内腔中设有线圈盘、风扇以及能调节所述线圈盘加热功率的电源板组件,所述底盖与所述主体的下开口对应扣合,所述电源板组件与所述线圈盘及风扇电连接;
控制板组件,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电源板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组件电连接;
热敏感温元件,能伸缩的安装于所述微晶板及所述线圈盘之间,其上端突出于所述微晶板的上表面,所述热敏感温元件与所述电源板组件连接;
高压锅,当所述高压锅放置于所述加热底盘的微晶板上时,其底部对应与所述热敏感温元件的上端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所述微晶板上设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处安装有一隔热圈,所述热敏感温元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隔热圈。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所述热敏感温元件包括有一感温杯、一热敏电阻以及一弹簧,所述感温杯呈倒立设置,其杯体穿设于所述隔热圈,所述热敏电阻位于所述感温杯内,并固定于所述感温杯的上杯底处,所述弹簧的上端顶抵于所述感温杯的下杯口处,其下端固定于所述线圈盘的中心处;
其中,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电源板组件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所述高压锅包括有锅体以及能密封扣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上安装有重力阀及安全阀,所述锅体的锅底中心处形成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感温杯的上杯底的形状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所述隔热圈与所述微晶板之间胶粘固定,所述线圈盘与所述主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风扇锁附于所述底盖上。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另设有一环形的托架,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主体的上开口处,所述微晶板安装于所述托架上。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中,所述微晶板与所述托架之间通过胶粘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加热底盘、控制板组件、热敏感温元件以及高压锅,利用加热底盘上的热敏感温元件与高压锅底部接触,以检测高压锅底部温度,并将阻值变化反馈至电源板组件控制线圈盘的加热功率,实现调节高压锅的内部压力的目的,克服了传统高压锅及电压力锅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厨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厨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3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