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2743.1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标防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装上 二维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二维码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尤其是在包装上的应用正逐步得到众多终端用户的认可和青睐,包装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如纸盒、纸箱、塑料包装袋、纸质包装袋等,二维码可以覆在包装上的任何位置,如正面、侧面、顶面或底面,通过二维码将产品的信息通过转换成二维码,附在各种包装上,以供客户群体查询。
二维码不仅能够显示出产品的名称、生产批号等信息,而且还能显示出产品的官方网站链接、图片、产品信息、门店信息等,而且不用提前建立数据库,因为所有的文字、图片等信息都藏在二维码图案中,只需使用智能手机便可轻易读取。所以,二维码现在广受消费者的喜爱,通过这个小小的方寸之地,可以为消费者们提供更快捷的服务,也使得商品的流通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日常用品的新鲜程度、食品安全等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对温度要求较高的货物需要进行运输和存储,例如时令蔬果、进口商品等。一些对温度要求高的货物,如需要冷冻或者冷藏的食品、药品等货物,一旦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温度,货物的品质和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将腐败或者完全失效。如何使消费者全面地了解到货物在运输和存储中的温度变化,成为人们一直在研究的重点。
目前二维码防伪是已被广泛应用的防伪技术之一,以二维码为信息载体,实现对每一产品信息的跟踪、采集、汇总、查询、管理以及积分、兑奖等。通过在包装盒上添加唯一性二维码标识,从而对产品进行从生产、物流、销售渠道、消费者购买使用、消费者再购买激励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流程进行管理、控制和消费者数据分析利用等,通过一系列配套的营销和激励手段,让消费者获得全新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打通企业到消费者,形成双方的有机互动以及信息资讯的精准传送。
但标上二维码的包装盒在市场上如果尚未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就在产品拆包启用前遭受恶意扫码,因二维码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图形点阵上,只要复制图形点阵就能获得二维码的所有信息,二维码如果轻易被复制很容易被用于制假,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并且如果为了制造销售数据,通过成功扫描二维码即认为已销售,那么后台根本无法核实销售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通过二维码进行防伪,收集大数据的意义。
因此,目前使用的二维码防伪性不强,易被仿造,二次使用时易变性不强。且现有技术的二维码防伪技术与刮开层防伪技术、验证码防伪技术无法融合在一起,无法进一步提高包装盒的防伪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包括粘贴在盒体100表面的二维码标识200,所述二维码标识200由内而外依次由基材层201、防伪二维码涂层202、透明标识层203、感温变色层204、追溯二维码涂层205和UV膜206 层叠而成;所述防伪二维码涂层202和所述追溯二维码涂层205上下错列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所述二维码标识200粘贴在所述盒体100上表面或侧表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所述感温变色层204为可逆感温变色层或不可逆感温变色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还包括覆盖于所述UV膜206 上的遮光层207,所述遮光层207为可刮油墨。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所述感温变色层204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使所述所述感温变色层204及其上部分与所述透明标识层203进行分离的揭开部208。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由所述感温变色层204、追溯二维码涂层205、UV膜206组成的追溯层上设有用于使所述追溯层被撕下时自动碎裂的划痕300。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包装上的二维码上,所述划痕300的形状呈米字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标防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标防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质传输机构及自动交易装置
- 下一篇:介质临时保存组件及介质收集装置